第3章(2 / 3)

不算白嫁了。

秋娘吃饭秀气,不发出一丁点声音,回到桌前慢慢吃完碗里的菜,这鱼是自己烧的,撇去味道不提,秋娘已有许久没吃到新鲜鱼肉了,父亲死后母亲相思成疾,家中日子愈发拮据,即便偶尔买了鱼肉回家也多半留给母亲和弟弟吃。

孙家所在的渔家村乡亲父老靠着勤恳,祖祖辈辈在这块幽静的土地上过着平凡的肆意生活,种田种菜,下湖养鱼,样样皆是靠着自己的一双手获得。家中银钱虽不多,湖里的鱼却能时常加菜。比较起来,日子倒是比吕家过的好一些。

秋娘吃的心满意足,带着弟弟逃离叔伯家数月,这还是头回安心吃饭。一家人吃饱陆续散去,秋娘自觉收拾碗筷,走到弟弟和小虎子身前小桌时,见两个小鬼还在慢吞吞的啃鱼刺,小脸蛋脏兮兮满是残渣,互相嬉闹你戳我一下我戳你一下。秋娘咯咯一笑,蹲下身子道:“人前吃到人后,饭凉了别闹肚子。”说罢摸了弟弟的脑袋一把,弟弟抬眼看着秋娘奶声嘟囔:“阿姐我要喝米汤。”

“我也要我也要。”对面的孙小虎子立刻举手凑热闹。

秋娘失笑,端起两人的小碗往厨房走:“好好好,给你们盛去。”

秋娘去了厨房,不料孙?Z瑜也在里面,见她进来了便红着脸说:“你要是有哪里不熟悉的可以问我大嫂……问我也可以……”说完不等秋娘回答人已经跑去了书斋。

李氏早晨带秋娘回家村里人都瞧见了,说好晚上过来吃喜果,也算认识认识秋娘。中午饭后李氏便忙碌起来,拉着两个儿媳妇翻出家里的存粮,炒了一锅花生、蚕豆,少许新鲜果子和晒红枣。忙到晚饭后家里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凑热闹的邻里乡亲,老嫂子小姑娘尤其多,闹哄哄的挤满堂屋。

秋娘红着脸和大嫂一块给来客端茶送水,手脚麻利,勤快亲和,谁跟她说话都好言好语的回答,即便有个别尖酸的嘀咕:“铁锤家是上哪儿买来的小丫头,不晓得花了几个钱。”

秋娘听见了便直言回道:“公婆心地善良收留我回来做女儿养,谈钱怕是伤了和气。”

“哟,你这丫头倒是不害臊,才进家门公婆倒是喊得顺溜。”

秋娘面色通红,心里微恼却不好与其争辩,李氏见状过来插话:“秋娘是我家媳妇自然要喊公婆,不然婶娘你倒是说说喊什么?呵呵,我这儿媳妇是个面皮薄的,你莫欺负她年纪小。”

“说笑了,我一个长辈哪儿去欺负小丫头,呵呵。”

这一番吃吃闹闹,渔家村家家户户便知晓孙家多了个小媳妇,以后就是村里人了。虽没八抬大轿迎娶,没有烟火爆竹庆贺,然吕秋玉,已然正式成了孙?Z瑜的媳妇。

孙?Z瑜三岁起拜了隔壁村的老夫子为师,五岁时随老夫子在隔壁村的求知书院入读,每天早去晚回,来来去去数年直到去年老夫子去世,求知书院再无人授学。孙?Z瑜因此只好蹲在家里自学,以孙家家底想去县城请个夫子回来太过奢侈,完全不可行。孙?Z瑜正因没有夫子反而更加努力,每天夜里都要刻苦一番才肯入睡。

堂屋里闹闹哄哄的那会孙?Z瑜压根不去露面,径直窝在小书斋里看书,等那边闹完时孙?Z瑜静下来掌灯写字,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叠了一层又一层的墨迹。书斋不大,一眼可以望穿。桌椅床铺各一张,右边还有个小书架上摆着十多本书本以及孙?Z瑜平日的书画作业。地上铺的是木板,工工整整列着孙?Z瑜的亲笔字迹,正是摘自《论语》。木墙上同样书满了文字,那些字为不同时期所写,一眼扫去,高低立见。秋娘应李氏的吩咐,端着几个洗净的瓜果过来服侍。昏黄的小屋内密密麻麻的黑字叫她心中微讶,心道孙?Z瑜倒是个肯学的,不知不觉便喜上眉梢。

孙?Z瑜本就慌乱于秋娘的忽然出现,这会见她恬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