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钱。”
在旧屋拆迁之前,陈乔粤一直跟父母住在现在这套老破小,顾名思义,那房子又小又破,只有 70 多平,还是楼梯房,这房买得晚,价格已经不算便宜。原本父母并没有买商品房的打算,就想着在村屋住一辈子。但陈乔粤不喜欢村里的环境,握手楼,光线差,垃圾遍地,一到傍晚,家家户户开窗做菜,那味道能把她呛出眼泪来,于是嚷嚷着要父母买房搬出去。
陈乔粤的父亲在航道局上班,常年出海,一年只能回家两趟,时间还不长,因此家里大小事都是陈迎珍做主。
“现在村里的房子都租出去了,谁还住这里啊?”正值高一的陈乔粤迎来迟到的叛逆期:“你们现在再不买房,以后肯定更买不起了。”
陈迎珍其实也不喜欢这里的环境,但自建房有个好处,够大,还有个小院子,要她搬到小区,住那些鸽子笼,她宁愿住这儿。
“那你们可不可以考虑一下我?我不想让我同学知道我住村屋。”
“得得得,我同你老豆商量下。”
于是,在陈乔粤高一下学期,陈正国用了半辈子的积蓄,买下了现在这套房。
陈乔粤的房间很小,只能放下一个嵌入式衣柜,一张一米三五的床,还有一张写字桌,原本有个小飘窗,但早就被她堆满了杂物,她在那个小房间住了 10 几年。
很多人以为本地人很有钱,之前抖音有个段子,穿着朴素的包租公包租婆一抽就是一大串钥匙,但其实这样的人是极少数。她家那栋村屋虽然面积不小,但由于离地铁站远,一个月收的房租也就万把块钱。这点钱对于她来说,远远不能够“躺平”。
如果不是拆迁,陈乔粤还要继续待在那个小房间里,做着朝九晚六的工作,跟广大上班族一起挤地铁,别说奢侈品,去白天鹅喝顿早茶都肉疼茶位费太贵。
感谢政策,她终于从一个没得选择的社畜,变成一个可以任性点的社畜。
如今,她正装修其中一套回迁房打算搬出去住,奈何囊中羞涩,只能靠父亲接济,没想到陈迎珍以此要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