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拨过去。对方诚挚地向李鱼介绍了公司概况,在介绍中李鱼得知这个公司创办者是几名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他们系统学过心理学,并且他们每人都身强力健,能胜任不很过分的体力工作。李鱼告诉他们,她需要他们去揍一个女人。接电话的大学生有些犹豫,李鱼开了个高价,她说如果你们按照我的意思去揍了这个女人,你们将得到五千块钱服务费。并且你们无须担心,我不要她的命,只是让她受些皮肉上的痛苦,你们也不必感到内疚,这是一个很欠揍的女人。接电话的大学生说要跟其他几个人商量一下再给李鱼答复,他们一共五个人,都是平起平坐的老板。李鱼答应了。
小数点帮办公司的答复电话在第二天打了过来,他们同意去做这件酬劳不菲的工作。昨天接电话的大学生解释说,我们刚刚创业,需要钱,否则,即使那个女人多么欠揍甚至该杀,我们也不会接这个生意。接着,他们在电话里洽谈了所有事宜,李鱼详细交代了她的要求,包括他们将要使用的工具(她要他们按照她的要求去购买),他们如何顺利进入她的家(她提了一些建议,比如先摁响她家的门铃,然后假扮成订报纸的或者从事其他工作的人,这个由他们自行设计),施暴过程中每一步的动作,及每一个动作需要使用的力道。
雇主之间商定了所有事宜之后,李鱼通过网上银行向对方支付了部分定金,双方说好,余下部分待小数点帮办公司给李鱼提供的服务结束之后结算清楚。
两天后的晚上,李鱼给自己做了一顿很丰盛的饭菜,吃完饭后她洗了个澡,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咖啡很香,李鱼坐在沙发上喝着咖啡,等着某一个时刻到来。之后,门铃响了,李鱼走到门口,打开门,她看着门外站着的两个年轻男人,安静地等待一场暴力来临。
寻找马龙
一
冬天里的一个深夜,我从朱小青那里得到一个消息:她好像看到了马龙。
之所以用到好像这个词,是因为朱小青说,她不太确认那个人是马龙。在我的逼问下,朱小青的描述是这样的:当时她从亚细亚酒店出来,在旁边停车场打算上她朋友的车,忽然看到一个人很像失踪五年的马龙,当时是晚上十二点左右,亚细亚酒店旁边的停车场光线很昏暗,貌似马龙的人又凑巧走在一片冬青丛边,等朱小青打算过去确认一下他是不是马龙时,后者已经绕过冬青丛,或许走进了旁边那条小街,或许隐入了午夜嘈杂的南大街,总之他从朱小青眼皮子下面消失了。
朱小青用以佐证她所看到的那个人很有可能是马龙的,是那人脖子上围着的一条围巾,她说那条围巾很像当年我买给马龙的那条。听起来,用一条五年前的围巾来猜测它的主人是某一个人,这未免有点荒诞,坦白说,当年我送给马龙的那条围巾普通至极――只不过是一条黑白纹相间的羊绒围巾,任何一个男人如果想要这样一条围巾,在这个城市里的商场里根本不难买到,所谓差别也只在牌子而已,我送给马龙的那条是恒源祥的。
这个冬天真实的情况是,比之于用那条围巾根本不足以佐证朱小青看到的人是马龙这个理论上的推断来说,我还是这样说服了自己:既然朱小青看到的那个人围着那样一条围巾,而我又曾经送过一条同样的给马龙,那么,那个人就是马龙,和那个人不是马龙,具备概率相等的可能性。认定了这一点之后我有些野心膨胀,觉得离找到马龙为期不远了。当天夜里我又做了一个关于马龙的梦,这个梦的前半部分跟以往一样:马龙被我追赶得狼狈不堪,无论他如何拼命奔跑,我总会在他身前或者身后出现,对他进行围追堵截。而我的情况也不比马龙好多少,无论我如何对他紧追不放,却总是无法抓到他,我们两人都为此狼狈不堪。
这是一个我做过了N次的梦,每次梦醒之后我都认定,这是一场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