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 / 2)

话说到这个份上,老人依旧不为所动,她把碗筷一推,索性给兰沁禾跪了下去,哭泣道,“大夫,您是救人的活菩萨,怎么就不明白这点道理?官官相护,那些老爷们家里都是有人在朝中当官的,不说知府大人到底是不是真心的,就算她是真心的,可她势单力薄怎么能斗得过那么多乡绅?

我们都是平头百姓,实在经不起折腾,到时候知府调任,留下我们这些人,又有谁能护着我们?”

她抱住了兰沁禾的脚,一屋子的人全给兰沁禾跪下了,“您救了我们的命,我们也不想忘恩负义,可这件事情实在办不到。不如我老婆子现在就把命还您,求求您以后不要再来了。”

她说着就要往墙上撞,兰沁禾大惊,急忙把人拦下。

底下的百姓是极其害怕沾惹官家豪强的事情的,他们宁愿把几条命还给兰沁禾也不敢惹事。

兰沁禾站在不停磕头的百姓前面,心里不是滋味。

其实说来说去,就算将税收起来,最后落入的也是贪官墨吏的手中,西朝的国库年年亏空,真不是就缺常州那么一点的小钱。

往任的常州知府不处理这件事就是这个道理,他们并非不知道,只是这件事百姓们不愿意、当地的大族们不愿意,上面的朝廷也无所谓。

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何必呢,真逼急了指不定还会出什么乱子。

兰沁禾叹了口气,她想起了殷姮常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沁禾,你太书生了。

她苦笑着离开了锦村,告诉他们自己不会再来。

回到府衙里,兰沁禾对着银耳吩咐,“去拿二十两,找个百姓来伸冤,告李家强迫他们藏儿匿女、逃避赋税。”

银耳低头,“要是他们不愿意呢?”

兰沁禾双手负后,闭了闭眼,“那就告诉他们,知府已经知道了他们逃税,按律该杖打一百,三族之内,永世为奴。”

“是。”

和光同尘,这四个字要一个从小闻着书香长大的人来做,实在太难了。

她心中生出些无奈,尽管如此,可这件事兰沁禾必须办,且要大办、办得热热闹闹。

这是件能把上下抱团的常州撕出口子的匕首,一旦把这件事捅到上面,王瑞首当其冲。再联合陈宝国的案子,他们翻盘的机会也就到来了。

除了找百姓上诉,还有不少别的工作需要事先准备。

兰沁禾松了松手腕,大步走向内屋。

她要开始布置了。

第75章

于之前苦口婆心地劝说相比,威逼利诱的效果奇好,第二日就有百姓拿着状纸告上了李家。

李家收到了通传,很快来了人,来的是李家如今的主事李二爷。

“大人冤枉啊,”他跪在庭中,满面委屈,“这些刁民私自逃税,同小人有什么关系?您说我家里有着高祖亲封的世袭,大老爷还在吏部担任堂官,下面有五六处庄子十来家的店铺。说句不要老脸的话,我家里既不缺钱,何必冒险去拿这等朝廷的税银呢?”

兰沁禾近乎发笑,这个意思是说,人家压根看不上这点税钱。

“更何况,但凡事情总得讲个证据吧。”那人接着道,“这个刁民确实租了我们家的田地不假,可想来是嫉恨我家中的钱财也未可知,大人若说是我们逼迫他们逃税,那也得拿出证据来。”

兰沁禾缓和面色,安抚道,“李氏,我既然叫你来自然不会冤屈了你。听闻你好善乐施,经常将穷苦人家的子女买回去接济,这位老伯手里也有一份你府的卖身契。”

她将案上的两张纸拿了起来,“这里两张,一张是十年前的,买的老伯的女儿秀儿,一张是十五年前,买的他的儿子敏儿。”

李二爷点点头,对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