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让市场来检验,"张若锦平静地说,"看看是您的关系网,还是用户的选择更有力量。"

"好消息,"过了两周,靳书宁兴冲冲地对裴颂说,"又有三家中型交易机构确认要接入平台。他们说我们的市场培育计划很有吸引力。"

"新的做市商怎么样?"裴颂问。

"表现超出预期,"靳书宁调出一组数据,"他们的报价策略更积极,成交量已经占到总量的35%。"

"所以张董的'封锁'没起作用?"施砚琛看向张若锦。

张若锦摇头:"没那么简单,我刚收到消息,他约见了几家大型资管。"

"他是想从资金端施压。"裴颂立刻反应过来。

没有大型资管的入驻,平台的流动性始终会受限。

"而且这次他打的是合规牌,"张若锦说,"暗示现在的做市商太分散,可能影响市场稳定性。"

裴颂沉吟片刻:"让我想想。"他在会议室踱步,忽然问张若锦:"这些资管最看重什么?"

"当然是稳定的收益,"张若锦说,"但在我父亲的暗示下..."

"那就从这里突破,"裴颂打断她,"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特殊的做市商联盟计划。让现有的做市商组成报价团,共同为大资金提供流动性支持。"

"这样不仅能解决资管的顾虑,"他继续说,"还能让新做市商获得更多展业机会。"

张若锦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双赢的方案。"

计划很快落地,当第一家大型资管宣布接入平台时,张父脸色变得很难看。

"你该看到市场的变化了,"张若锦对父亲说,"与其固守老关系,不如拥抱新机遇。"

"你以为打通了几家资管,就能改变游戏规则?"张父冷哼一声,"年轻人就是太天真。"

"张董,"裴颂平静地说,"规则其实很简单,谁能为市场创造更多价值,市场自然会选择谁。"

但他们都知道,这场较量远未结束。

张父在金融圈经营多年,手里握着的筹码还有很多。

这不仅是新旧势力的碰撞,更是两种商业理念的较量:一个靠关系网控制市场,一个用创新服务赢得用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终的胜负不在于谁的关系更硬,而在于谁能真正理解并满足市场需求。

第152章 宠债主偿

这天晚上,裴颂难得比施砚琛早回家,发现MAX一反常态地趴在地上,做出讨好的姿势。

"又闯祸了?"他皱眉,顺着MAX的眼神望去,只见鞋柜旁散落着一堆碎片。

走近一看,裴颂倒吸一口冷气,那是施砚琛最近从JOHN

LOBB定制的新款皮鞋。

精致的深棕色小牛皮鞋面被啃得面目全非,鞋帮缺了一大块,鞋带也被扯得七零八落。

鞋跟处刻着的品牌logo都被咬得看不清了。

"你这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