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管,"裴颂扶额,"能不能先谈工作?"

"好的好的,"王主管憋着笑坐下,"不过你放心,我们都很支持你们。尤其是看到总裁这么温柔的一面,真是......"

"王主管,"裴颂无奈地打断对方的打趣,"先说说新做市商的接入情况吧?"

“好好好,说正事。”王主管正了正神色,"进度不错,已经有七家完成了系统对接测试。不过..."他表情变得严肃,"技术那边说我们的需求太复杂,按现在的架构可能吃不消。"

10点的会议,技术部和运营部的同事吵作一团。

"你们运营部提的需求根本不合理,"技术主管说,"光是做市商的报价规则就有十几种,系统根本处理不过来。"

"这些规则都是市场必需的,"运营部的同事反驳,"不然怎么吸引大客户?"

"现在的问题是技术和业务完全没法对接,"裴颂看着会议室里剑拔弩张的两派人马,"技术部说业务需求太复杂,运营部抱怨系统跟不上市场节奏。"

这是他作为运营负责人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边是技术团队的开发压力,一边是投资人的市场诉求。

"要不我们先砍掉一些功能?"技术主管提议。

"不行,"裴颂摇头,"这些功能都是市场刚需,投资人最看重的就是我们能同时支持多币种交易和实时清算。"

他拿出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我重新梳理了业务流程,把交易环节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撮合,第二层是智能路由,第三层才是跨链清算。我们可以分批次上线..."

"而且,"他补充道,"我已经和几家主要的做市商谈好了,他们愿意先期提供流动性支持。这样我们就能控制系统负载,逐步优化。"

技术主管眼前一亮:"这样的话,开发压力确实小多了。"

"不过风控那边..."有人提出担忧。

"我已经让风控部设计了分级审核机制,"裴颂说,"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风险阈值。"

施砚琛站在门口,听着裴颂调和各方意见,眼里满是赞许。

他只出差了一个星期,裴颂已经能够在系统架构、业务逻辑和风险控制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裴颂的话说到一半,注意到有几个同事表情怪异,视线望向门口。

他回头看到施砚琛,耳根瞬间泛红。

这下,连带着运营部的同事们也开始窃窃私语,有人甚至忍不住偷笑。

"咳咳,"裴颂清了清嗓子,试图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回来,"那就按这个方案执行。技术部这边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没问题,"技术主管憋着笑说,"既然裴经理都这么说了,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裴颂无奈地看着这群憋笑憋得快内伤的同事。

"好了,散会吧。"他赶紧说。

再这样下去,今天这会就开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