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选址考虑得怎么样?"投资主管问道。
"我们在迪拜、新加坡和伦敦都物色了合适的地点,"施砚琛说,"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能源成本,二是网络延迟,三是监管环境。目前倾向选择迪拜,那里有完整的离岸金融政策支持。"
"合规风险怎么控制?"主管继续追问。
"我们采用分层隔离的架构,"施砚琛解释道,"交易所、托管和清算分别由不同的持牌主体运营。同时引入第三方托管机构,所有资金走银行存管通道。"
裴颂接过话题:"我们还设计了一套智能合约体系,可以实现跨链资产的原子交换,同时支持可编程的合规限制,比如交易限额、KYC验证等。"
主管点点头:"方案很完整。不过我们需要更详细的风险评估报告,特别是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
从瑞银出来,施砚琛总结道:"大型投行最关注两点:一是合规性,二是风险控制。项目再好,没有完善的风控体系也不行。"
这趟欧洲之行让裴颂深刻体会到了顶级项目的复杂度。
不仅要在技术上追求极致,还要平衡各方利益,考虑所有可能的风险点。
而施砚琛在其中游刃有余的表现,更是让他敬佩不已。
谈完公事,两人本来准备直接回M市,施砚琛却对裴颂说:"行程改一下,我们去趟日内瓦。"
"那边还有约?"裴颂问。
"那里有个老朋友,"他说,"你见见他对你很有帮助。"
那是一栋临湖的别墅,主人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
“Leon!”老人热情地拥抱施砚琛,“好久不见。"
"这是我的男朋友裴颂,"施砚琛介绍道,"现在和我一起负责国际金融城项目。"
老人上下打量着裴颂:"真是年轻有为啊。"
原来这位老人是国际清算银行的前高管,在金融圈很有影响力。
“Leon跟我提过你很多次,”老人说,“说你做事认真,思路清晰。这次的项目如果需要帮助,随时可以来找我。"
回M市的飞机上,裴颂还沉浸在这几天的经历中。
"这次收获不小吧?"施砚琛问。
裴颂点点头:"感觉开阔了很多,不只是见识了国际金融圈的运作,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谈判思路。"
"你表现得不错,"施砚琛说,"这些顶级投行的风格和关注点都有所不同,多接触对你以后处理项目很有帮助。"
裴颂笑着靠在他肩上:"所以你是在给我铺路?"
"当然,"施砚琛握住他的手,"我希望你能走得更远。"
从日内瓦回到M市已是深夜,施砚琛开车载着裴颂回到他们曾经合住过的高级公寓。
电梯安静地上升,裴颂看着楼层数字一点点跳动,心跳也跟着加快。
一年了,他还记得当初离开时的每一个细节。
"叮"的一声,电梯到达27层。
熟悉的走廊尽头,2704室的门牌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