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真的!”陈小刀欣喜地睁大了眼睛。
“李小栀是她的嫡传弟子,你护好了,莫让她泉下不安。”苏梦枕叮嘱道。
“是!”陈小刀跪下来磕了个头,坚定道:“小刀就是自己死,也绝不让别人伤她一根寒毛!”
李小栀和陈小刀离开后,苏梦枕干脆把以王小箭为首的七十二般变化也送去了军中。如今的金风细雨楼,无发无天或死或叛,没了大半,茶花重伤,沃夫子残。杨无邪想着楼里元气大伤,就跟自家公子提了提,要不就别送走七十二般变化了。
苏梦枕摇了摇头:“他们都还年轻,跟着我们混迹江湖算什么?送他们去军里,无论是于国于民,还是对他们自己,都只有好处。”
“这倒是……”杨无邪叹了口气。
春天结束后,茶花的伤仍不见好。苏梦枕便提出送他去洛阳温晚那里,请“老字号”温家的人为他疗伤。沃夫子自失去双臂后,虽然面上看不出什么,心中却始终沉郁难消。苏梦枕便借着茶花的事,将他一道劝去了洛阳,远离了京中的是是非非。
闻楹死后,失踪许久的龙八太爷重新现身,又在汴梁里抖了起来,王小时和他狭路相逢,忿怒之下一剑刺死了那人。江湖中人虽然看不起龙八,但对方毕竟是朝廷一品大员,再加上“徽宗六贼”里仅剩的梁太尉梁师成遽然发难,王小时便离开了汴梁,浪迹天涯。
王小时离开后,温柔也辞别了自家师兄,说是要回洛阳看茶花和沃夫子去。
苏梦枕把小师弟送出了很远,提点了他许多行走江湖的关窍,便放他离开了。杨无邪看着红衣少年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我看温少侠不一定会回洛阳啊……”
“我已经给洛阳王去了信。”苏梦枕在春风中咳了很久,恹恹道:“嵩阳先生不会不管的。”
苏梦枕口中的嵩阳先生,指的就是温柔的父亲,洛阳王温晚。此人的“大嵩阳手”已经练得出神入化,故而又被人称为温嵩阳。
自此,金风细雨楼昔日的五大神煞、无语无错、无发无天、一言为定、白王温沃茶等人,一个个或走或离,或死或叛,陆续离开了那位青年公子,只剩下无邪无愧等人勉力支撑。
宣和四年的春天结束后,天泉山青楼下的伤树既没有长叶子,也没有开花。
宣和五年,金军攻占了燕京,金太祖令原本出仕辽国,后来复降金人的“燕国公”左企弓抚慰燕京的各个州县。同年十一月,辽兴宗的曾孙耶律术烈被部下斩杀,北辽至此灭亡。与此同时,宋廷因各路转运使上供银钱不足,贬斥了大量官员;秦凤路大旱,河北、京东、淮南等路相继发生饥荒。
苏梦枕作为天子的金身督造使,自请出京,前往旱荒之地赈灾救民。
宣和六年三月,李夏国主李乾顺向金主呈上誓表,表示归附。六月,宋廷为收复失地,诏西京、淮、浙、江、湖、川等地,各自筹措调夫数十万,不得相违,违者依军法处置(注1)。苏梦枕虽然可以用“功德金身”之说规劝天子,却无法左右朝中错综复杂的局势。他将金风细雨楼经营多年的积累全部献了出去,为朝廷养兵买马,又与神侯府联名上谏,将朝廷筹措调夫的政令删删减减,竭尽全力地减轻百姓的负担。
饶是如此,京东、河北等路,还是因岁荒苛政引起了一连串民变。民变之数,少则二、三万,多则五十万,浩浩荡荡如野火燎原。
自此,地方大乱。(注2)
宣和七年十月,金太宗令完颜杲为都元帅,率大军攻打汴京。赵佶见形势危急,一边向金人求和,一边诏各路宋军援京。十二月,徽宗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太子尊徽宗为道君太上皇帝。从此,赵佶长居太乙宫,专奉天上的各路神仙,再不管人间的事。
次年,赵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