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散。
“许是进书之人,没有考虑到宫内还有不会打络子的。”良久,绣工开口。
可恶,难道不允许新手的存在吗!
明慕忍不住腹诽。
那人仿佛是知道说错话了,急急忙忙圆上:“陛下,奴婢的意思是、是,这进书之人,或许是想着宫内的绣工十分精通,书上少了许多简单技法,再有,一些内容或许是家传手艺,只粗粗描绘了最后的结果,并不明确画出过程。所以陛下在看的时候,总是不得其法。”
毕竟大人物怎么会翻看这种书呢?
进供上去后,若有宫内的绣工感兴趣,遇见含糊不清的地方,都会通过自己的手艺尝试钻研、突破,最后只要得到和书中一模一样的花饰就行了。
并且因为宫中的绣工几乎是整个盛朝最顶尖的一批,再复杂的纹路,多看、多研究几遍,也都八九不离十。
他语无伦次地解释完,明慕算是明白了。
这不就是防自学系统嘛。
虽说知道古代比较看中家传手艺,轻易不传给外人,但没想到,连进供的书都是这样。
明慕撑着脸,很多东西都是在此过程中失传的。不过也没什么好办法,毕竟那些是人家的家传成果,也是吃饭的手艺,要是强行让人公布,一定会有所怨言。
好端端的,何苦砸人家吃饭的饭碗?现在又没有专利技术,用了人家的方法还不能得利,简直凄惨。
他只想了一会,便略过这个话题,转而问道:“这些遗漏的步骤和技法,能不能教我?”
那绣工露出一点笑意:“谨遵陛下令。”
有了老师指导,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
以前总也看不懂的过程,现在如同拨开云雾,立刻明白了。
在这样的劲头下,明慕花费了半天功夫,做出了同心结。
“陛下果然手巧。”绣工给的情绪价值很足,分明是最简单的络子,却被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听多了,明慕还真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但是更复杂的络子,他是不准备挑战的。
原因很简单,入门络子都耗费了这么多功夫,若是再深入一些的,花费的时间一定更多。这些日子长久地呆在宣政宫,已经引发澜哥的疑心了。
要是再拖延时间……
说不定就要露出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