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愿意蹚这个浑水,有什么诉求,直接闭眼答应就是保住乌纱帽才是关键。

这地方头一次遇到这种问题,县令在接到消息后急得团团转,不敢擅自调人遣散民众,防止引来更多的哗变,简直深不得浅不得,只能不停地叫人打探消息。

“大人,那群人已经哭了半个时辰!”

“大人,周围百姓约有上百人。”

“大人……”

“大人……”

一连串的,全是不想听的坏消息。

县令简直头疼,恨不得直接将地还给他们得了,百多亩地而已,在南方也不算什么,谁知道,此时居然直接变成了烫手山芋。

“大人?”

县丞今日不当值,与家小去了隔壁县看望亲人,听到消息后紧赶慢赶来了县衙,一眼见到了犹豫的县令。

对方是个和稀泥的性子,不喜欢冲突,唯一的目标就是在这个位置上,老老实实地混到任期结束,遇到这种事肯定拿不准主意,想要顺着他们的诉求。

可这还了得?

“大人可知得寸进尺之理?”他身上穿的还是常服,头发也有些散乱,开口道,“倘若这次退让,那下次呢?大人只知道满足那群人的意愿,以获得短暂的安宁。可燕都呢?到时候陛下怪罪下来,又该如何?”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层,所以县令没有武断地答应那些人的请求。

他叹气道:“县丞又有什么意见?”

目前为止的案例,除了答应,几乎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

“绝不能答应。”慌乱之中,县丞也没什么思路,但好坏还是能分清的。不说别的,陛下做什么事都是自有章法,如今对田地下手,后面肯定有一系列的跟进。

假若他们贸然行动,坏了陛下的事,以后仕途定然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