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根据其中内容分配官员解决,以后百姓能更加畅所欲言。
“但还不够。”
小皇帝十分坚决。
“朕有想法,重新完善吏部考核的内容,具体内容请卜大人斟酌;如今百姓识字率不高,所以除却意见箱外,还应有调查……就是乔装打扮,问他们对本届官员的想法……这个意思。”
明慕忘了这种调查方式的名字,只粗浅地形容一番,试图比划。
几位朝臣都点点头。
他们并不是不聪明,能从全国进士中脱颖而出,顺利成为燕都官员,甚至成为一部尚书,怎么可能是笨蛋?只是不像明慕那样,被现代的信息大爆炸影响,很多时候行事缺少了一点灵光。
只需陛下点出这点灵光,立时能想到一连串的解决方法。
诸如陛下所说的“乔装打扮”,更深一层,便是叫相关人员去有疑虑的那地居住,时间一年或几年不等,其中之事,难不成能有隐瞒?
而据此引发出的种种,不仅可用于官员的监督,还可用以其他方面。
甚至陛下心肠柔软,只想着更改吏部考核,也想着让百姓帮忙监督,唯独忘了,应行严法束缚。
有严法威慑、百姓监督并考核更改,三管齐下,并有明君时时管束,才能彻底纠正上下的不正之风!
至于严法制定,倒是不大适合交由商绳己……
让明慕知道他们的想法,估计能一语道出其中的区别:这不就是企业的考勤规定和正常律法的区别嘛!只是他们的“企业”性质有点特殊。
顺便还会倾情把程正真介绍给他们从司礼监扩展至全国,想必这位HR考勤圣体非常开心。
如今南监的名声不算好,仪鸾卫都勉强做些明面上的事情,能够逐渐洗刷天子鹰犬的名声;但南监,就是帝王手中的一把刀。
先帝后期善用南监,导致朝官更不待见,又不知道司礼监的种种,甚至见陛下启用程?*? 正真,都颇有微词,怎么可能主动和对方合作?
此话暂且按下不提。
小朝会结束之后,几位官员纷纷离去,邵吏倒是没离开,有些不安地站起身:“陛下,臣有本奏。”
他官职低微,上朝的资格都没有,当然不能上奏。原先在写奏疏之时,想要之前带他来燕都的那位三元帮忙递上。
刚刚写好,便有陛下召见,他干脆直接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