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大叔架着牛车过来了,还把敏哥儿给送了过来。
贤哥儿一见到敏哥儿高兴的不行,把自己手里的东西都给敏哥儿玩。
最后胡氏把敏哥儿留下来住几天,这小孩子留在县城也不算违了规矩,这边得胜街住的人,都没有和贤哥儿这般大小的伙伴,贤哥儿除了看书写字,平时也很无聊。
李思雨倒是想着,这县城里不知道能不能让贤哥儿这种身份的人进去学堂读书,不说学本事,好歹是同龄的万般多,也不至于寂寞。
看敏哥儿也过来了,就想着,不如让敏哥儿也一起过来读书算了。
他们家的条件比起朱氏家里,算是要好的了,帮着照顾敏哥儿也是应该的。
李思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胡氏,胡氏想了想说道:“这事儿我是同意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让贤哥儿他们进去。”
毕竟是那个身份,李思雨已经打听好了,“胡娘子家的小子就去读过两年书,既然他都可以,贤哥儿也可以。”
其实呢,胡娘子的丈夫也是读过几年书,认识几个字的,而且李思雨还打听到胡娘子对他们家有意见,原因就是自家的爹无意间抢了胡娘子丈夫的职位,这是胡娘子自己认为的。
李思雨是给康大嫂家里送发出来的豆芽的时候,康大嫂告诉李思雨的,让李思雨以后小心着胡娘子他们。
“他们就是给人送了钱,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呢,就觉得那文书的差事板上钉钉是她家的了,这可真是笑话!现在他们的钱打水漂了,你爹又填上了那个差事,我估摸着,他们肯定心里对你们有气,你自己平时注意着些,别为了这种人自己不舒坦了。”
这李家的人为人大方,有了好东西,会给大家送一些,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一种态度,所以基本上大家都是喜欢的,有些李思雨他们不知道的事儿,都会私底下告诉他们。
李思雨觉得这东西送的挺值的,最开始也绝对不可能就来了一个对你掏心掏肺的邻居,真要是有,那你就得注意了,所以感情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不像爱情还有什么一见钟情那种盲目的感情。
“娘可以和四婶四叔商量商量,就怕他们舍不得敏哥儿。”朱氏他们就一个孩子。离开他们身边肯定是难受的。
胡氏却说道:“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好,你就放心吧,你四叔四婶肯定会同意的。”
就像当初爹娘要让自己跟着去姑母家里吗?想着敏哥儿,唉,自己想多了,这县城离百户所也不算远,到时候也可以送敏哥儿回去呢,四叔四婶有空了,也可以上县城来看他嘛。
果然李存旭和朱氏听了这个提议后,也答应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又见二更君,外面刮着大风,尘起飞扬啊
☆、学堂
“三哥三嫂,我们都不知道说什么话好了!”让敏哥儿去读书,肯定是要沾三哥三嫂的光了,不说这学费,就是吃住,都是要在这边的。
“那就什么也别说,都是李家的子孙,让他们多读点书,以后对他们都有好处。明白事理就好。”
李存安现在因为有了差事,也不去给陈二郎教书了,县城里的学堂多,陈副千户就把人送到学堂去了。
贤哥儿知道敏哥儿要留下来,还要跟他一起读书,别提多高兴了,敏哥儿也兴奋,虽然是离开父母远了,可是也知道父母会来看自己,且隔自己不远,就没有那种忧愁。
可见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呢,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而李存旭那边也得跟新来的百户说明情况,毕竟敏哥儿是他唯一的儿子,以后说不定就要继承他的军户的身份,随便放出去,也不妥当。
好在小孩子都小呢,这事儿一说一个准,于是敏哥儿就在李思雨家住下来了,和贤哥儿在一个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