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4 / 5)

台负责人时常需要出入蔡吉的后宫,所以鸾台侍中由蔡琰担任。而凤阁具有顾问的职能相当于宰相,于是蔡吉便将凤阁大夫一职授予了贾诩。

不过蔡吉并没有设立类似三省六部中尚书省的机构,而是变九卿为兵、吏、礼、刑、户、工六部,并直属于蔡吉。其中兵部负责职掌齐国全境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由郭嘉任兵部尚书。吏部负责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由崔琰任吏部尚书。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由李敏任礼部尚书。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由王修任刑部尚书。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由田丰任户部尚书。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由萧建任工部尚书。

相比汉朝将君主家政与国政混为一谈的三公九卿制,蔡吉拟照后世三省六部制所制定的新制度一方面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另一方面也削弱了相权。然而近几个月身为最高决策者的蔡吉却并没有上朝听政,而是召群臣入凤阁议事。因为眼下在这位女诸侯的体内正孕育着齐国的继承人。

新卷第一节先介绍一下大背景。可能有些枯燥敬请见谅哟(*^__^*)(未完待续)

第二节 凤阁群相

金秋九月正是云高气爽的丰收季节,田丰坐着牛车一路穿过龙口时下最为热闹的粮市,但见两侧商铺中大小豆,瞿麦,山提,赤小麦,旋麦铺得到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操着不同的方言给劲地讨价还价、放声吆喝,可车驾内的田丰却丝毫不嫌弃粮市吵闹烦人。

田丰犹记得二十多年前他在雒阳任侍御史时,也曾像这样天天从人声鼎沸的粮市中打马走过。当时雒阳作为大汉的帝都,其粮市自然是比龙口粮市还要大上十多倍。只可惜历经十多年的战乱曾经繁花似锦的帝都雒阳俨然已成残垣断壁,莫说粮市便是粮食怕也难觅踪影。哪儿还会有眼前这等盛景。

“龙口虽小倒也有几分王气。”想到这儿田丰放下车帘,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话说田丰此番受命出任户部尚书后,冀州刺史一职便转由太史慈接任。不过由于冀州目前由蔡吉和曹操各占一半,为了便于管理蔡吉便将其治下的冀州五郡连同黄河以北原属兖州的黎阳、濮阳、平阳三县以及原属青州的平原、乐陵两县合并为“河东道”。所以眼下太史慈的正式身份乃是河东刺史,除了军事之外整个河东地区的司法、政务皆由其统管。事实上除了冀州更名为河东道之外,北方的幽州也与原属并州的雁门、定襄、云中三郡重新整合为“河北道”,并由庞统替代李敏出任河北刺史。而南方的徐州的琅琊、彭城、东海三郡与兖州的泰山郡合并为“淮北道”,并由刘义逊出任淮北刺史。剩下的青州各郡县则作为“直隶道”,由黄珍出任直隶府尹。

对于蔡吉在军制、官制以及行政区划分上实施的一系列改革,田丰是即钦佩又好奇。须知蔡吉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接连推出多项新政,且每一项新政皆有的放矢。甚至还有章可查、有据可证。像是兵、吏、礼、刑、户、工六部就脱胎于《周礼》的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更为难得的是蔡吉本人并不急于出成绩,而是有条不紊地将这些个新政分批分段实施。

近期蔡吉的主攻方向是征召府兵,而府兵制的基础是均田制。田丰作为掌管财政、户籍的户部尚书自然少不得与郭嘉执掌的兵部互相协作替蔡吉出谋划策改进新制。这不,牛车不多时便载着田丰驶过官署区来到了齐宫城前。

坐落于龙口城东北角的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