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1 / 3)

一旁的蔡琰见状赶紧替郭嘉向蔡吉解释道,“主上有所不知,郭军师见主上久不归营,生怕怕襄阳有变,曾派数拨探子打探消息。得知主公已在归营路上,方才与妾身等在此候驾。”

耳听郭嘉如此挂念自己的安危,蔡吉顿时心头一暖,讪讪自责道,“天子留孤等多喝了几杯。让奉孝先生挂怀也。”

郭嘉主要是担心其他诸侯在宴席上骤然反目,或是有其他居心叵测之徒出手搅局。毕竟这世道从来不乏损人不利己者。如今眼见蔡吉平安归来,郭嘉自然是笑着打趣道,“是余多心也。今夜御宴想必其乐融融?”

联想起先前酒宴上曹操那张拉长得好似茄子一般的黑脸蔡吉只得苦笑道,“天子兴致不错。”

郭嘉听出蔡吉话里带话,又见赵云神情黯然,心中顿时就有了计较,“可是天子催促主上完婚?”

这一次不等蔡吉发话,赵云已然抢先一步替她作答道,“天子要主上后日完婚。”

“后日!”蔡琰忍不住惊呼了一声。且不论蔡吉是否与曹丕般配,光是不到两天的时间又如何能置办出符合蔡吉身份的诸侯之婚。无怪乎,一旁的辛毗亦跟着垂首呢喃道,“太过仓促也!”

蔡吉的目光横扫过周遭或替她惋惜,或替她不值的众臣,最后落到了郭嘉的身上。就见郭嘉仿佛早有准备一般像往常一样站在那儿静候她下决断。一瞬间蔡吉觉得自己其实并不孤单,于是下一刻她以不容质疑的口吻下令道,“诸君听令,孤后日迎娶曹家次子入赘。”

第一百四十九节 入赘之事

许是担忧曹操拉不下脸面半途反悔,刘协翌日又正式颁下圣旨命曹操遣其次子曹丕入赘蔡家。曹操领旨后沉默了半晌,最终还是命人召曹丕入内帐谈话。不多时曹丕便被带到了曹操的面前,年少的他显然已是知晓自己即将出赘,青涩的面孔上充满了迷茫与不安。

然而面对将自己像货品一般赘出的父亲,曹丕却是不敢有半点埋怨,依旧恭恭敬敬地朝曹操叩首行礼,“孩儿拜见父亲。”

曹操不动声色地抬手屏退了左右,遂即将圣旨递给曹丕道,“天子命汝入赘蔡家。”

诚然一早便知入赘之事,诚然在跨进营帐的那一刻心中就早已有了准备,可真当父亲将圣旨递到面前之时,曹丕还是冷不丁打了个寒颤止步不前。赘婿比不得质子。后者便是再苦再累终有归国归家的一日;前者却是要被曹氏宗族彻底除名,入赘蔡家从受人鄙夷形同奴仆。

曹操见儿子犹豫着没有上前领旨,旋即将圣旨像垃圾一样往角落里一丢,怅然一叹道,“为父连累吾儿也!”

曹操这一叹让曹丕意识到就算他现在扭捏着不接旨也无法改变成为即将入赘蔡家的现实。只见曹丕扑通一声跪在曹操面前,额头紧贴在蒲席上自责道,“孩儿不孝,请父亲责罚!”

曹操当然不会责怪曹丕不孝,事实上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都是难得的孝子。只不过曹丕的性子似乎是懦弱了点,让曹操多少有些不放心。于是就见他摆了摆手道,“汝与彰儿、植儿皆孝子也,孤甚感欣慰。”

耳听父亲提起自己的两个胞弟,曹丕的心中不由泛起了一丝难言的苦涩。曹彰和曹植是曹丕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哪曾想兄弟三人就连境遇都如此相似。曹丕即将入赘蔡家,曹彰则被派往刘备部为质,甚至就连最为年幼的曹植也要前往东吴充当质子。已经有过三年经验的曹丕深知身处敌营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情急之下他忍不住脱口向曹操求情道,“父亲,阿彰、阿植年幼,可否待其成年后再赴敌营为质。”

曹操当然也心疼曹彰和曹植。特别是睿智机敏的曹植时常会让曹操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模样。故而曹操一直以来都对曹植宠爱有加。然则心疼也好,宠爱也罢,都不能改变既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