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思索道。
谁知诸葛亮却摇了摇头道,“还差一物。”
“还差一物?”刘备一头雾水着问道,“何物?”
诸葛亮抱拳道,“主公明鉴,蔡吉若只图分封,大可与孙策联手西进兵临许都,逼迫曹昂签下城下之盟。”
“孔明言之有理。”刘备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诸葛亮的说法。
诸葛亮见状又跟着讲解道,“余曾对蔡吉南下之举颇为不解,直至那日主公与蔡、孙人泛舟会晤后,余方才明了其所图何物。”
“何物?”刘备再次追问。
诸葛亮轻轻吐出了两字,“制衡。”
“制衡?”刘备低头琢磨了一番,恍然大悟道,“制衡余等诸侯?”
“正是。”诸葛亮欣然颔首道,“蔡吉以女身制霸一方,多有不便之处,故其急需分封列国。然蔡吉此女向远大,绝不甘于偏安一隅。其若有心逐鹿天下,必效仿先秦合纵连横。而今蔡吉联手主公与孙策压制曹操便是合纵。故亮以为主公大可与蔡吉坦诚详谈,其为制衡曹操,必会支持主公。”
所谓的“合纵”就是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与之对应的“连横
”则是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眼下的曹操虽受困于当阳城中,但论疆域、论人口曹家势力都在其他几家诸侯之上。所以蔡吉联手孙策、刘备压制曹操确实可以称之为“合纵”。此外诸葛亮透过蔡吉主动献出一郡之赋税的举动,隐约瞧出蔡吉不仅有“合纵”之意,同时也怀有一颗“连横”之心。不过在有进一步的实证之前,诸葛亮并没有向刘备言明此事。而刘备听完诸葛亮一番分析,再联想到昔年在杨彪府上向蔡吉问计的经历,心中顿时也有了底。
曹操在当阳城内一连等了两天都没等到刘备的回复。待到第三天傍晚,有些沉不住气的曹操兀自登上城头远眺城外连绵不绝的刘备部大营,就见夕阳下对面的营地战旗飘飘,炊烟袅袅,一派祥和气息。正当他看得出神之际,忽听身后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曹操回头一瞧,就见刘晔和杨修双双登上了城楼,于是他便张口问道,“刘备可有回信?”
刘晔与杨修无奈地交换了一下眼神,旋即摇头抱拳道,“回主公,据司马议郎传信,刘备已前往齐营与蔡吉会晤。”
曹操听罢刘晔所言,深吸一口气后,终于无可奈何地怅然一叹道,“刘备终得其子房也!”
第一百四十四节 一诺千金
蔡吉在自家内帐接待了前来“叙旧”的刘备。莫看外面冷风刺骨,帐篷里头却是温暖如春,满室飘香。刘备脱了厚重的裘皮大袄与蔡吉相对而坐,面前食案上摆放的甜酒与糕点,令他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了六年前在许都杨府同蔡吉小酌对饮的情景。那时节刘备刚被吕布夺了沛城,走投无路之下只得赶赴许都投奔曹操。哪曾想才不过短短六年的时间,刘备已然在荆南打下偌大片基业,并且反将曹操逼入了绝境。当然刘备取得的这点成就与对面的蔡吉比起来可就小巫见大巫也。要知道眼前这位女诸侯不仅诛杀了前“恩主”袁绍,还将袁氏半片江山尽数收入囊中,摇身一变称为了坐拥青、徐、冀、幽四州的大诸侯。其手段之狠辣让刘备都自叹不如。
然则这会儿还未等刘备开口,倒是蔡吉先提起了陈年旧事,“孤与左将军上次对饮还是在许都杨太尉府上,未曾想六年过后竟是物是人非。”
“昔年若非齐侯指点迷津,助孤南渡扬州,孤难有今日之基业。”说到这儿刘备端起面前的酒樽向蔡吉敬道,“孤在此先敬齐侯一杯。”
“左将军谬赞也。孤当年不过是互惠互利。”蔡吉举杯谦逊道。
“那便敬互惠互利。”刘备言罢,仰首将杯中酒水豪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