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2 / 3)

郡一级的世家只能称之为“豪右”。正如当初沮授虽曾力劝袁绍“奉天子以令诸侯”,却受到了以淳于琼、郭图等人为首的河北豪右强烈反对。而袁绍也在犹豫间被曹操抢先一步迎走了天子。

所以对吴硕而言有人反对不足为奇,关键是要知道反对者是谁。如此这般方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有的放矢。于是吴硕又明知故问地向李达施压道,“如何?”

“吾家主上忠汉之心可昭日月,只是…只是贾文和等人对救天子并不上心。”李达斟酌着说道。

贾诩对吴硕而言也算是老相识了。昔年在长安他二人曾同朝为官,只不过那时吴硕是天子钦点的议郎,而贾诩是李榷的谋主。在吴硕的映像中贾诩是个城府颇深的人。却没想到这一次齐营之行的阻碍竟会落到贾文和的身上。颇感意外的吴硕赶紧追问道,“何以见得?”

“贾文和曾数次阻碍主上出兵救驾,且对曹军蚕食熟视无睹,可见其视曹蔡之盟重于天子安危。”李达愤愤不平道。

吴硕低头沉思了片刻问道,“贾文和对天子,对朝廷可曾有过不敬之言?”

“那倒不曾。”李达老实地摇了摇头道。

吴硕见状暗暗松了一口气。只要贾诩在明面上对天子和朝廷还存有一份敬畏,那情况就不算糟糕。因为蔡吉的实力本就弱于曹操,在历经白狼之围后更是元气大伤。在这种情况下,贾诩身为蔡吉的谋主,尽量避免齐营与曹操起冲突,将蔡吉的利益摆在天子的安危之上,虽非汉家忠臣所为,却也算在情理之中。吴硕不是一个迂腐的人,所以他当即便将贾诩划做了可争取的对象。跟着他又向李达探听道,“曹操兵败赤壁受困当阳,贵部可曾有人提议迎奉天子?”

一谈起迎奉天子李达立马就来了精神,就见他眉飞色舞着历数道,“奉孝先生、义逊先生、子义将军等皆支持讨伐曹贼,迎奉天子。”

耳听郭嘉等蔡吉身边的老臣都对迎奉天子表示支持,吴硕顿觉眼前一亮,但他嘴上还是小心翼翼地谈问道,“可有反对之人?”

“无人反对。”李达摇了摇头,跟着又气冲冲地将话锋一转道,“然贾文和却进言主上,须得天子下诏,方可出兵。”

贾诩的这项建议在李达看来就是在强人所难,试问曹家父子又怎么会让天子下诏请蔡吉去勤王。可吴硕却知贾诩的判断完全正确。眼下曹昂这不就派他吴硕出使青州了嘛。想到自己的布置竟与贾诩不谋而合,吴硕不由得意地捻须笑道,“智深勿忧,老夫东行正是为天子传旨而来。”

“此事可当真?!”李达一把拉住吴硕的衣袖追问道。

“事关天家,岂敢戏言。”吴硕白眉一挑正色道。

此时就见李达在狭小的车厢里调整了一下坐姿,以极其郑重地表情朝吴硕俯身一拜,“若如此达愿为先锋救天子出许都。”

吴硕赶紧扶起李达,“有君这等义士,实乃大汉之福。”

第一百二十一节 分封诸侯

马车载着踌躇满志的吴硕在日落时分自东门驶进了龙口城。眼下的时辰虽已临近宵禁,龙口的东市却依旧行人如织,两旁的商肆更是门门火炙,户户灯明。从泛海而来的商贾到卖果子的小贩都在忙着做宵禁前的最后一笔生意。好不容易穿过熙攘的街市,马车终于停在了齐侯府的朱门前。不过令吴硕深感意外的是代表蔡吉在侯府前迎接他的人竟是一位极为特殊的旧相识。

“昭姬见过大夫。”

望着站在自己面前风姿绰约的蔡琰,吴硕由不得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道,“夫人怎会在此?”

“齐侯将妾身自胡地赎回,命妾身在此出任侯府长史。”蔡琰福了福身解释道。

说起来蔡琰的父亲蔡邕乃是吴硕的旧识。想当年蔡邕先是因直言被宦官诬陷,流放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