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里正忙道,“大人,这两村妇都是偷偷摸摸说的,而我们村的人绝大部分人都是不信的,所以并没公开,我实属不知情。我一定好好治理管教,求大人开恩再给我一次机会!”

郑秋菊见老父亲这般跪地求情,心里难受的厉害,她看向石墩,石墩也懂,石墩看向章小水,章小水又看向崔卫风。

一个个眼神接力赛似的。

崔卫风也就只是吓唬他,他开年春就走了,实在没必要折腾换里正。

一场闹剧喜事就这样结束了。

礼部侍郎看了人群,没找到人,对章有银道,“李先生身体可健朗?陛下也托我问好。”

刚心头松懈活了过来的里正,一听这话,脚后跟险些站不住了。

这一家子都是什么人啊。

第204章

山狗村一举成为华水县的焦点。

各路富商乡绅闻风而来,完全没想到,章厨子竟然是大将军啊。

甚至府城刺史大人都派人前来送礼。

大黄村的人看着车来车往的村道,整个村子灰尘都多了不少,院子石阶上一天不扫,就要积攒很多泥灰。

里正见状安排人时不时沿路洒水除尘,还发动村民从河里挑石子修路。

黄氏和黄书生的婆子要过年了都押去做牢,还是三年。

大家都人心惶惶的,这下都不敢得罪山狗村。

里正还想把这两家驱逐出村子,生怕他们留下再惹什么幺蛾子。他心里也有怒火啊,好好的里正差点被两家人害没了。

但是章小水说不用驱逐村子,他们已经受到律法苦果了,而且留在村子也举步维艰。

村民再也不会和这两家往来,甚至隔三差五欺负这两家人。

全把他们对山狗村的恐惧惊慌发泄在这两家人身上。

据说城里的徐家都是章小水扳倒的,一时间对章小水的印象又惊怕敬畏到了极点。

而且人家外祖还是当今首辅的老师,还给太子教过书,这背景太吓人了。

村民们担惊受怕,反正也不知道怕什么,就怕章家报复他们,怕他们挨个询问当时谁附和了谁点头了。

村里的人都开始巴结郑秋菊了,连一直不待见郑秋菊的妯娌兄嫂们都对她笑脸相迎,郑里正也三番五次接她回娘家。

赵氏也成了热灶,谁见了都羡慕她命好啊,儿子竟然找了个金龟婿,还说开年就成亲办酒席。

周围村子也怕山狗村。

因为他们现在成了当官的了,是要收他们赋税的大老爷。

封爵当天,村民都见证那场面了,只当荣华富贵都是别人家的,震撼,崇敬,惊叹不已。

但是后面知道,“食邑”是什么意思。

那意思是说他们缴纳给衙门的赋税,有一部分要分给山狗村的官老爷。

每年谷子约莫上交给章家一百二十斤,每户缴纳绢二丈、绵三两或者折换成麻和布。

仅仅章家,章有银食邑两千户,章峥七百户,章小水五百户,光谷子一年就是三十万多斤。其他绢布绵麻更是不计其数。

他们还有数百顷的永业田,还都是免粮税的。

切切实实感受到什么叫做大官老爷了。

而且,听里正打听到的消息说,食邑的地方和家乡一般是分开,多是异地,为了防止地方上一家独大成为地痞之类的。

反正就是皇帝不放心贵族,防着他们,都会异地食邑。

而章家却是在本地食邑……这足以说明皇帝的偏爱和信任啊,让他们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周围村子的村民顿时觉得提“山狗村”几个字都不敢了,生怕这些当官的老爷们一个不高兴,就找他们麻烦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