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不下,现在完全是把女子哥儿集中在一片区域住,汉子集中一起住,勉强住下了。

修城墙都很积极,冰雪天吃不饱更要人命,完全是拿人命筑城墙的。

张县令看得老泪横流,即使粮仓里半个月口粮不到,还是忍不住在沿线补给热粥热窝窝头。

孙里正儿子出去买粮食,也还没回来。

辽东是没什么粮食的,只得去幽州登州采购,来去得一个月多。

且等孙大郎出发后,张县令才恍惚想起以前书上看过的知识,记起这两地是备战粮草仓储地,全都用来军队供应,哪还有什么粮草。

还得去更远的中原地带买了,那时间要得更久,远水不解近渴。

已经找安市县借人了,哪能再去借粮草。

且,现下备战期间,每个县的粮草都是命根子,没人会拿出来借的。

更何况,安溪县这个不入流的草台班子拿什么借,要口碑没口碑,要人脉没人脉。

但很快,章小水就让他们知道上面有人好办事的奥妙了。

章小水和押送粮草军械的薛城几乎同时到衙门。

全县几乎沸腾喧天。

孙里正和张老县令出门看,看到乌泱泱的运粮大队源源不断进来,一个惊喜得脸色抽搐,张老县令直接晕了过去。

晕过去前眼泪都出来了,嘴角喃喃道,“朝廷真没忘记我们。”

薛城见此情景也叹气,不枉费老爷在朝廷唇枪舌剑一番,为安溪县争取军资。

他知道安溪县以前什么情况,刚开始来时,还以为看错眼走错地了。竟然数千人在火热朝天的修墙,秩序井然,差役拿的不是鞭子,而是窝窝头,看谁累得不行了,就拉进粥棚给喂吃食。

生平头一次见这样的场面。

真想让那些长安里的勋贵大臣过来瞧瞧。

薛城一行人原本奉命跟着章小水上辽东,保护他们的。但是一路跟着跟着,发现他们并不需要保护。

于是禀报给顾长仪后,顾长仪又给他们派发了新任务,采购粮草五万石。

他们走的陆道,近八百民夫赶着牲口消耗巨大,冰天雪地运到安溪县时,沿路消耗只剩下两万石不到。

这钱,都是顾长仪自己掏的腰包。

至于军械,这倒是顾长仪问兵部要的。

偏厅里章小水一行人和薛城了解情况后,都惊诧不已。

“朝廷果真不派粮草,是顾伯伯自己买的。”章小水失望道。

薛城道,“打仗就是打粮草,十万石粮草要数万民夫背送,辽东太偏了,路难走,幽州登州莱州的粮仓都紧张,连岭南西南的粮食都往中原征集,全国粮草将从陆道海道源源不断供给到辽东战场。”

换句话说,钱要花刀刃上。

一城百姓顾不上。

章有银看着辽东舆图,又听薛城说了粮草情况,虽然能看出来朝廷的策略是多地粮仓供给,细水流长支援战场。

但是要想打下防御坚固的高句丽,这些粮草远远不够,这时候,一般就会以战养兵,攻城掠夺粮草了。

顾长仪能自己筹集到五万石粮草,怕动员了自己商界的各种关系网。

而粮草能运来这么顺利,章有银总觉得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粮草运送到安溪县,这下就看能不能护得住了,会不会被抢了。

章小水道,“高句丽人不会轻易出战了,章峥的计策不是很有效吗?”

章有银道,“高句丽人不会,周围的州府他们都有征粮指标。”

……

章小水明白了,就是他们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粮,但又如同稚子抱金。

谁都眼馋这块千辛万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