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对茶饼的偏见,绝对不止这点。
但是那些有钱的人又很相信茶庄的茶饼,这恐怕就是口碑的作用吧。
他们又不懂茶,完全要自己一点点摸索。
周四郎见四人做生意不慌不忙的,一路上几人嘀嘀咕咕很是有趣。
怎么就不见心慌。
还面色跃跃欲试的兴奋。
-
距离皇宫周边两里路,是京城权贵居住的崇仁坊。
天色见黑,一个随从急步穿过垂花门,一路穿廊小跑到正宅外。
“砰砰,大人有要信。”
顾长仪刚刚从宫里回来,忙了一天累得洗漱都不想洗,就躺在小榻上枕着自家夫郎的腿上,疲惫得像条咸鱼不想动弹了。
顾长仪嘀咕道,“小石头一点眼力劲儿都没有,没看到我累一天刚回屋吗?”
“不许去开门,敲两下他就知道走了。”
要不是他夫郎,顾长仪现在是一个字都不想说。朝廷里吵得不可开交,现在脑瓜子都还嗡嗡的。
顾夫郎给他揉着额头,心疼小声道,“你这个首辅,诶,这么累,还不如我们回乡的好。”
“再等等吧,起码朝政稳定后。高句丽还跳脚的厉害,可不就是觉得咱们新朝根基不稳。”
门外敲门声还在。
顾长仪没办法,“进来吧。”
小石头急步走近,“大人,李先生的信。”
原本趴夫郎身上的顾长仪当即一骨碌爬起来正襟危坐。
顾夫郎笑道,“见信如见先生啊。”
深知自己男人怕先生怕的很,没办法先生严苛的很,对皇子都能指着鼻头骂,别说关门弟子了。
顾长仪接过信件,骂小石头,“脑子笨死了,就知道敲敲敲,你上辈子是敲木鱼的和尚啊。你说我老师来信不行吗?”
小石头委委屈屈的退下了。
大人不仅继承了李公的学识,也继承了李公的嘴。
“那我下次记住了。”
顾长仪把书信拆开一看,顾夫郎远远见满满两张纸。
这可真难得。
先生一向是字字珠玑,回信都是勿念安好的言简意赅。
顾长仪之前还猜测可能是恩师怕书信被盯着,所以几乎不主动写信给他。
顾长仪也见这么多字,当即面色凝重,以为是天大紧急的事情。
看完后,面色还是很凝重,肩膀都绷着了。
顾夫郎见男人这般,好奇地从男人手里拿过书信看。
然后就听男人道,“哎,老师还是最爱小师弟的。从来没写两页书信夸过我,从来没有!”
他都做到首辅了,也没得到一句很棒。
当然,他也不需要就是了。
世上的读书人把他称作寒门之光,是无数寒门学子的敬仰。
他还差这一句?
顾夫郎道,“看来先生真的很高兴,写一页夸了他的两个外孙如何聪慧侠义,引经据典的我看不懂,还说他们到长安卖茶叶了。”
“先生这是什么意思?要我们照拂一二暗地里把茶叶都买了?”
这完全不是先生能做出来的。
可又不要他们插手,那先生还特意告诉他们外孙来了长安?
顾长仪虽然不愿意相信,但还不得不说,“他就是炫耀。单纯的炫耀而已。”
被骂了二十几年的顾首辅嫉妒惨了。
第178章
一连几日收集行情,四人觉得差不多了,又凑在一起讨论。
石墩是负责带人收集摆摊地点的,他道,“茶庄、茶叶铺子还有茶农摆摊的地方,是三条不同的街,茶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