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人合伙做生意,最后赔本连兄弟都反目成仇的案例,数不胜数。拿捏这支小小的商队轻而易举,但捏死蚂蚁一样轻松反而没了乐子。
看着他们青梅竹马出生入死,最后却为一些蝇头小利,闹得赤急白脸兄弟离心,这不是更有趣?
王天宝吩咐王管家,“叫所有药材铺子把给那群小子的收购价格,比市面上再降低五成。”
这,这压得太厉害了。
王管家不是什么好人,没少替主人处理些脏活。他自己曾经也跟着主家走商过,知道其中艰辛,这价格压下来,还不够骡马口粮的。
王管家还没叫客栈的人摸清他们背后有什么依仗,不敢擅自做主。
这会儿也没违背王天宝,只点头答应,然后忍不住把这件事汇报给了王老板。
王老板正在书房和陈老板、黄老板谈事情。
王管家是心腹,站在书房外等着,看门的贴身奴仆也不会驱赶他,反而朝他点头弓腰。王管家抬抬手,只听见书房里面声音很沉重。
王老板日益疲倦的声音尽管笑意晏晏,但面对另外两家夹枪带棒的场面话,显然也是压着火气的。
王家是三家之首,可到王老板这代,阴盛阳衰,姬妾无数,但生的都是哥儿女儿,唯一一个庶出的王天宝,宠得无法无天。百年基业,颓势已显,一旦走下坡路,其他两家虎视眈眈定要分一杯羹。
书房里没谈论一会儿,王老板就笑着送客了。等客人走后,王管家走进书房,就见王老板气的大手拍桌子。
王老板一看到王管家进来,心里突突冒火,“是那逆子又不安生了?”
逆子?这话吓得王管家一跳,头一次听见这么重的怒火。难道是老板几人去拜访刺史大人不顺利吗?
王家祖上发家靠茶叶,陈家是药材,黄家是粮商,虽然如今三家产业因为联姻交叉紧密,但王家茶叶仍然是大头。
所以朝廷关于茶叶从私营转官营的风口一流出,三家以王家为首,前去试探了刺史大人的口风。
关于茶市收紧的风声从两年前就流出了。
先是茶税从二十税一变成十税一,据说这一改变给朝廷赋税新增了三十万贯。
朝廷看见了暴利,又有盐铁专卖在前,外加最近几年流连不利,先是西北西南大面积旱情;去年今年冬春交替时,中原雪灾,连带着他们梁州府也下了两个月暴雪。房屋坍塌百姓冻死无数,乱葬岗堆满了尸体。
连连赈灾国库空虚,此时把茶叶收归官营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王老板听见风声,说榷茶使已经到江南茶场试点了。
那位大人为了尽快立功手段粗暴,一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帽子扣下来,强制将私人茶庄都成了官营。
有茶农反抗的,直接以妨碍公务罪名缉拿,直接把茶树从私人茶园挖种到官家茶场。
这消息可把王老板三家吓得胆战心惊,茶叶利润巨大,谁都不愿意放弃这块肥肉。
王家世代积攒下来有四百亩茶园,茶饮产业成熟,每年赚堆积成山的银子。这下全被朝廷抢走,和刨王家祖坟有什么区别,哪能坐以待毙。
他们三家想活动下刺史大人,联合各地茶商,加上朝中官员一起上书,推翻茶市官营的政策。
所以他们带着重礼去拜访刺史大人。
去时,三家心里觉得这事有很大把握能成,他们这位刺史大人已经在位二十年没挪窝。
这位刺史大人并不是精明强干型,凡事不功不过,典型的儒学中庸,对待他们三家私下一贯不远不近,彼此相处的也算舒心。
没成想,话还没问出口,刺史大人先是把他儿子这些年来的事情翻出来,桩桩件件细数,指着他鼻子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