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家人出息,对半路捡来的老婆子也这么好。

人群中村民心思各异,忽的,就见人群兴奋叫嚷了起来,孩子声大喊道,“新夫郎出来了出来了!”

周小溪一身喜服细腰不过盈盈一握,擦了脂粉显得很是娇俏,编了细辫子缠绕马尾间,红色发带坠了好些漂亮珠子。

他也只拿了把团扇遮脸,是一枝头两只喜鹊的图案,这是他自己刺绣的,看得旁村人连连惊叹夸赞。

他先是拜别了高堂上的双亲,而后再是向李瑜这个师父敬茶。

瞧热闹的人忍不住议论道,“从没见哥儿女娘出嫁还得给手艺师傅敬茶的。”

孙傲梅道,“这是师父,自小当亲子养大的,情分当然不一般。”

那人见孙傲梅都这样说,便就知道李瑜就该喝这杯茶了。

周圆看着院子外村人对周小溪的夸赞,心里感叹一番,庆幸在孩子小时候就让他跟着李瑜学手艺了。

不仅是手艺,更是对周小溪脾性重新塑造了一番。谁能想到眼前这个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的新夫郎,小时候是个全村人都嘀咕的霸道娇气包。起床穿衣吃饭梳头发都是要哄的。

因为哥哥没经过他允许多吃了一口肉,还会在地上撒泼嚎哭,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如今他家小溪,也是人见人夸的能干懂事小哥儿了。

周圆一番感激的话,说的周小溪眼红快哭了,父母恩师恩难报,幸好,他也没让他们失望。

李瑜接过茶杯抿了口,笑着说了几句吉祥祝福语。

拜别了高堂,吉时已到,周青山背着周小溪上花轿。

按说新夫郎都上轿了,围观的人应该散去,可他们都一脸兴奋的等着,翘首以盼着。好像在期待一场约定俗成又无法避免的诅咒习俗。

左等右等没等到,旁村人按捺不住了。

“咦,怎么没泼水。”

“对啊,新夫郎被哥哥被出门的时候,柳桑这时候就要端水泼了,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嘛。”

“是的嘛,老辈子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意思告诉亲家,今后这个哥儿就是你家的人了,叫他安心,孩子会跟着他家老实过日子。不会拿夫家的东西补贴娘家的。”

几人话刚说完,就见章小水和赵天天拎着花篮,在后面撒花。那都是漫山遍野的野花,粉红杜鹃、黄色簇团的迎春花、粉白的野梨花……还有好些不知名的野花,都是他们带着孩子去摘的。

花轿前是小月牙和虎二郎撒着开路。

花轿后是章小水和赵天天撒。

章小水路过那群议论的旁村人时,大声道,“我们小溪可不是泼出去的水,他是要一直走花路的掌上明珠。”

第161章

虎仔和周小溪两人成亲,章有银也给沈三和王二郎直接带薪休假,一起回村热闹热闹。

春妮儿也是在周家帮忙的,也不是什么体力杂活儿,对着礼单清点件数。

她眼力劲儿灵光,瞧着跑进跑出的孩子,让他们别磕碰摔了,也招架孩子别这里摸摸那里碰碰。

旁村里孩子的手都脏兮兮的,哪见过这么多新物件,摸着簇新的被褥留下两个黑乎乎的手指印,或者鼻涕出来了拿手指一抹,又接着去摸陪嫁物件,新人看了怎么都会心里膈应。

这些孩子自家大人不管,三五扎堆看热闹,忙着对人群里各处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周家人又不好呵斥孩子,毕竟来者是客,传出去还说跟孩子一般见识。于是这活儿,春妮儿干最合适。她在城里绣品铺子都能招呼生意,更何况招架几个孩子呢。

梨花村的人瞧着春妮儿,就好奇她是哪家丫头有没有许了人家,上次张翠翠家的张三娘,她就是犹疑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