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李钱来每次应酬出门都笑嘻嘻,回来就骂咧咧。

而他们这帮小子们身手一般,既担心李钱来拉不回来活,又担心拉回来活,他们顶不起门面。

镖局外面不清楚的老百姓看着风光有钱,但是内里紧巴巴的,没想到顶着困局的是章峥他们三个外来小子。

这次应酬是徐家又想雇他们镖局跑辽东。

年前徐家说好是官盐最后变成私盐,暗度陈仓搞事情,李钱来是搞怕了。

可走镖就是这样,再小心翼翼也管不到雇主生意上。那雇主随身包裹里装的是金银细软还是杀头掉脑袋的东西,镖师都不能查看。赚的就是辛苦费和危险钱。

出事了会不会被牵连,不过是上面一句话的事情。一纸契约,不过是张纸老虎。

李钱来想也没想就回绝了徐家。

可人家财大气粗,开出了一单三百两,明晃晃的就是那钱砸他们的脊梁和底线。

明里暗里说错过了他们这单,今年还能有这样的大雇主吗?

好像认定他们镖局就会被徐家绑上船似的。

徐家本身也是有商队的,只是跑了吐蕃那边线,拿茶叶丝绸换草原的皮毛、原石,再运回府城那边加工卖给贵人。

辽东这边就盯上了镖局,想把镖局渐渐变成他们专属的私人商队。

甚至为了让李钱来安心,透露出他们徐家本家有在朝高官,这华水县的徐家只是西南连接南诏、吐蕃的中转落脚点,徐家的生意遍布全国,处处都有官员人脉。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镖局再不归顺,那就是不识趣了,给脸不要脸了。

外加上镖局生意一直很差。

不用徐家施压就生存岌岌可危。

小县城往来商队不多,没有大商贾。

城里铺子一般都是本地县城周围村镇自产自销,卖的都是柴米酱醋茶等围绕日常生活用品的。

在这里,乡绅地主花钱都难,买好东西得托人去府城带。

这里物件的手艺做工还是样式,在有钱人看来极为老土,瞧不上档次。

但凡带点外地富庶地方的手艺他们都趋之若鹜,就像李瑜那手双面苏绣,富贵人家就喜欢吹捧的很。

本地税收不行,镖局也基本很少开单,开单就吃半年。

这种局面下来,似乎归顺徐家还成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意外之喜。

可李钱来就想的很多,徐家要商队自己再招人组织一支就是了,为什么非得他们镖局不可?

总觉得里面有什么阴谋,一旦拉上贼船,那到时候一步步错,一步步被拿捏去干脏活闯黑市干掉脑袋的事情,李钱来想想就打摆子。

王天亮想李钱来是不是想多了,毕竟华水县能组成商队的,还是镖局的人马最顺手。

华水县的徐家不可能朝府城徐家要人,虽然商队的人四处漂泊,但骨子里也是安土重迁,谁都不想背井离乡,招兵买马都还得靠当地。

王天亮面对徐家抛来的橄榄枝,很是意动。

毕竟镖局维持开支太大了,跟着徐家,稳定不用操心。他年过四十,受了几次伤后,身体大不如从前,没了野心斗志,偏向安稳。

两人罕见的有了不可调合的分歧。

恰好章峥来了。

两人就问章峥,毕竟章峥跟着徐家掌柜跑了半年的镖,对徐家有些了解。

徐家?

章峥一向就没好印象。

之前垄断城里种子,高价卖劣种子,公然和县令叫板,最后被县令压下来了。

和钟老板去府城买种子那会儿,背地里搞阴招让同行溢价卖钟老板。当然,对于这种手段,章峥不置可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向来只以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