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溪也道,“石墩说是喜欢看漂亮姑娘,但是每次都是从大黄村回来才说的,怕就说的你。”

章小水也道,“我猜就是的,石墩很少去别的村子,进城都是晚上收夜香,能看什么漂亮姑娘,八成就是说你。”

赵天天听了很高兴,“他以前去大黄村的时候,我跟着他身后跑,他嫌弃的要死。”

章小水道,“就是欠揍,等你收拾的服服帖帖就好了。”

周小溪也笑着说是。他现在心里平衡多了,之前章峥对章小水多好啊,一看虎仔就气不打一处来。但是现在比石墩他们,他心里好受了点,起码虎仔心里有他,只是木墩子还要像桂香婶婶说的,慢慢调-教。

有未来亲亲婆母的指导,周小溪信心百倍。

现在虎仔钱袋子都在他这里了,拿住命脉,不怕他不听话。

赵天天也挺羡慕周小溪的,虎仔虽然不解风情,但是听话,耳根子软,婆母又喜欢他。

来到竹林,赵天天和周小溪不会找竹笋,就拿木棍瞎刨雪,把地面露出来,让章小水自己判断哪里有笋。

赵天天问周小溪,“你们到哪一步了?”

周小溪和虎仔站在一起,会隔手臂宽。但是章家兄弟都是手臂挨着手臂。这么旁若无人的亲昵,不用问章小水,两人显然亲亲抱抱熟练的很。

周小溪脸一红,“就拉拉手,大冬天,他还出一手的汗。比我还害羞。”

章小水心想,你可珍惜这样的虎仔吧,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想章峥开始动不动就冒热气,跟个热气喷壶似的,现在像是要吃了他,把他亲的哼哼叫。

章小水想着就有些头皮发麻,低头挥着锄头挖笋。

这冬笋都不大,夏天竹子都要干死了,这会儿挖出来都只小孩子手掌大。黄色皮尖尖角,一个剥开估计只丸哥儿拳头大了。就搞腊肉炒,那起码四五个才得一碗。算上赵天天的,要挖五家,起码二三十个。

赵天天见章小水挖那么多,“开春都不长竹子了。”

章小水道,“不会,这冬笋干瘪芽尖发黄个头还小,冒不出土的,我要是不挖,都要冻死等不到开春。”

“啊,那春天的新竹子不是要少很多?”

“这没关系的,竹林太密集了,基本每五年就要清理一次,不然就会烧竹子它们开花自己死了。它们有自己规律的。”

而且章家都喜欢吃冬笋,春笋偏涩,冬笋偏甜,细腻脆嫩有嚼劲儿,炒腊肉或者筒子骨煲汤都是一绝。

冬笋剥壳也简单没毛刺不沾手,春笋壳外的毛刺多如牛毛,麻烦的很。

冬笋都是沿着竹鞭横着长,挖出一颗,有时候连着好几颗,越发越有劲儿,好像地里刨黄金似的。

周小溪和赵天天刨雪地的时候也很开心,发现了好些野葱。田间地头的野葱都被人挖了,哪能在竹林里看见这么大片大片的嫩绿。

这竹林少人来,常年落叶腐败,滋养地面一层薄薄的黑土,野葱都一根根的很粗,完全不似村里长的干瘪瘦弱,和杂草都分不清了。这个全是野葱就很好打理。

两人拿着小锄头也吭哧吭哧的挖。

周小溪平时只拿绣花针,这会儿手磨的通红眼里还激动的厉害,完全不见停下来的。赵天天也跟着挖的起劲儿,等章小水挖了一背篓冬笋时,两人身边也堆满了野葱,堆的整齐,看着三十斤是有的了。

赵天天挖出了汗,见这么多了应该怎么都够了,他道,“这咋吃?”

赵天天没吃过,但见周小溪挖宝贝一样,他忍不住挖,也莫名其妙地激动开心。

周小溪道,“你个地主家的少爷没吃过很正常。”

赵天天家也是逃难来的,在大黄村有远亲,他家在别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