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银又取不到工钱被人敷衍了。顿时气的就要拉着章有银的胳膊去城里讨工钱。
章有银忙扭着胳膊侧身,生怕李瑜碰坏生姜似的,他道,“不是啦,是我主动换的。”
因为李瑜不能沾冷水还容易风寒乏力,章有银听大夫提到过好几次生姜,便想买。当时那大黄村的大夫就说普通一副十二文的药都吃不起,还想买生姜。章有银便知道生姜贵还难得了。
他后面去别人家做工,结工钱的时候都会说可以用生姜抵钱。有时候还会被主人家嘲讽他精明着呢,简直异想天开。终于在陆陆续续问一年后,在城里那户人家问到了。
那户人家刚好买了一些姜用来送长辈,听章有银说家里夫郎寒气病弱需要这姜驱寒,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毕竟章有银是个难得老实的,一天背的石头竟然不比骡子少。而且骡子的工钱是人工的三倍,还得管草料。天热的时候,赶骡子的小工都心疼骡子,人也遭不住爱躲树荫下休息。但章有银就是实心眼,吭哧吭哧的干活。
主人家就爱这样踏实肯干的小工,虽然那姜是从南下的商队买的,少分给旁人一块自己就少一块,但主人家还是按照工钱价格给了章有银两斤。
李瑜一听是这么回事,气都消了,心里不感动是假的。
那时候成婚才一年,他本就身子弱生孩子后就突然急剧下降。他那时候对章有银也没什么感情,但也担心傻子身强力壮,哪天被人家看中拐了去,或者嫌弃他生病吃药是拖累,不要他们父子俩。
那时候刚从逃难里安定下来,李瑜整天担心这担心哪,脾气还很暴躁,但章有银都傻呵呵的接住了。知道章有银这傻子在外面一直问生姜,李瑜心思也渐渐安稳了。
那些生姜,李瑜只在雪天里熬了一小块,两人抱着一个瓷碗喝了。其余的,李瑜试着春天的时候种地里。
也不知道隔多远种合适,也不知道一块要掰成多大合适,李瑜就摸着姜块有凸起尖尖的芽眼都掰开做一个苗子。姜块与姜块间,隔着两个手掌的距离种下。选了屋旁最肥沃的地里种了小半块地。
当那片光秃秃的地上冒出嫩芽时,李瑜和章有银那喜悦不亚于自己有喜了。章有银几乎隔两三天就湿水浇肥。家里没喂猪鸡鸭,自然家肥少的可怜。就自己拿灶灰和平时烂菜叶子、割的杂草沤肥。甚至起夜都要挨个雨露均沾。
但天不遂人意。即使两人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姜苗,姜苗长的枯瘦叶子发卷,两人都没见过姜株长什么样子,自然以为这是正常的。
最后秋天兴冲冲挖出来的时候,傻眼了。
怎么越种越缩水了。
那春天埋下的老姜块上发了仔姜,可当时打的窝子太深了,仔姜苗在底下像是蚯蚓钻土似的歪七扭八才艰难出地面,仔姜都只小手指大小,个头还不足老姜块四分之一大。
李瑜叹气失落,章有银还笑呵呵地说在地里捞虾米小螺蛳,可想而知多细了。
第一年种的只差把种都栽没了。
不过自己家种的姜,两人都宝贝的不行,信心满满等第二年春。
因为第一年施肥足够多,李瑜就想是不是姜不吃肥,像花生就得在沙土好涨果。于是第二年换了块沙地种。结果更惨,遇上干旱天气只差晒死,最后只挖出了细细一捧仔姜。
李瑜这下心都冷了,再种下去估计真的连最开始的两斤种都全军覆没。难怪生姜这么贵,还没有人种植。前人折腾后得出“南方水土不适合种姜”果然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