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刘翠翠家新修了?你们两家挨着这么近啊,出门转两步就是她家,还挺好看的,和你家一样诶,白墙青瓦。不过三间屋子,这能住下她那一大家子?”
石墩和章峥也看到了,没章家大,中间堂屋高两边侧屋低,反而像是章家一角的偏屋。
章峥瞧着太近了,心里不太舒服,但这是人家的田,爱怎么修就怎么修,看两屋子之间的间距,采光排水都是不影响的。但总觉得自己被打搅的不快。
石墩倒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诶,还以为章小水会留在家里照顾小瑜叔。章叔也放心小瑜叔一个人在家啊。”
章峥顿时也想到这问题。
章小水道,“这是吴奶奶的屋子啦,她从周家辞工了,专门回村来照顾阿爹的。”
章峥心里那点疙瘩消了,“离得近好,相互也有个照应。”
“那这地是买的?”
章小水道,“是我家和刘翠翠换的。”
他家距离刘翠翠家有好几根田埂,弯弯曲曲到刘翠翠家是上坡路,而刘翠翠家旁边有一丘田是章家后面得来的。
大小肥力都差不多,虽然刘翠翠的田采光更好没大树遮挡,但是章家挨着刘翠翠家的田,那遮阴的树也是从刘翠翠家地里长出来的。
那田以前是吴家种的时候,因为刘翠翠家的树长大遮阴闹过矛盾,但是刘翠翠就是不想砍,种的椿树,春天还能吃野菜,长大也笔直是个好料子能卖钱的。要是砍了多心疼。
这田后面让章家种了,刘翠翠心里就为难起来了。要是章家上门说遮阴要她家砍树咋办。砍不砍都是个问题,左右为难。
如今一调换,倒是没这个问题了。那田离刘翠翠家里近,省了好些脚力。
虽然章家也省力,但是章家要是种刘翠翠家旁边的地,秋收背谷物是走下坡路,而刘翠翠种章家旁边的地,秋收是走上坡路,权衡利弊下,刘翠翠还是很心动。
这一调换两户人家都便宜。
刘翠翠开心啊,尤其田禾秀羡慕的很,她家田离家远,没人愿意换。她一羡慕,刘翠翠原本七分高兴,这都成了十分。
这田也不大,五分田,修屋子只占四分之一不到,剩下的用来做菜地,吴婶子自己种菜也方便。吴婶子给章家钱,但是李瑜拒绝了。
这修屋子也是村子里人帮忙出工的,吴婶子老家都是出工钱,但也入乡随俗一样供伙食荤腥。原本对村子里人不太熟悉,经过修屋子,大家都热情的熟络了。倒是让吴婶子生了一些归宿感,很快就融入了进来。
没办进屋酒,但吴婶子搞了新屋上梁仪式,站在横梁上撒了发粑,用大米粉发酵做的,白白软软的很香甜,寓意大发大旺,村子里人都在堂下抢,气氛很热闹。
吴婶子还给村子里未婚的小孩子每人发了两文钱,一起花了小几十文钱,但是村子里的孩子都很喜欢这位新搬来的吴奶奶了。
周小溪道,“吴奶奶照顾人很有厉害的,师父胃口大,一顿饭要吃两碗饭一盘肉,还得一条鱼。一碗冰糖炖的鸡蛋羹。但是吴奶奶不让一顿吃那么多,说要少吃多顿,冬天饭菜容易冷,吴奶奶每顿饭就按量做,一天都要做五顿,隔两三天就炖红枣桂圆莲子汤,山药枸杞乌鸡汤。还给我们说好些外面的事情,反正我和春妮儿跟着奶奶都学了不少东西。”
石墩道,“乌鸡啊,这好像很贵吧。家里芦花鸡五六十文一只。”
虎仔道,“生我弟弟那会儿一只乌鸡是一百五十文,现在应该更贵了。”
他这么了解,就是他娘想吃乌鸡,但是价格贵舍不得买。
虎仔这一算,一天少不得二十文,多的两百文,这开支这么大,这还只是吃食。
按照章叔那性格,其余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