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了。
郑秋菊低头见自己枯黄粗糙的双手,李瑜身上的漂亮衣裳和她身上的粗布襟,对比的格外扎眼。
章有银一身短打,却舍得给李瑜买好的。不像黄书生,只顾着自己维持读书人的体面风骨,舍不得给她花钱。她身上的衣裳还是石墩给她置办的。
郑秋菊没脸看李瑜,只看一眼就低头假装很忙的搓洗衣服,不过耳边倒是有脚步跑来,震的发响,喊她娘。
郑秋菊一下子脸色就惊喜了。
之前黄大兴婆娘还到处说镖局多难进,说山狗村的小子哪有那本事,饭还没吃到嘴里就闹得人尽皆知,这不是等着闹笑话吗。
娘俩叙旧,石墩把买的栗子糕塞郑秋菊手里,说自己就要进镖局了,只月底有两天假。看他娘辛苦,手洗一大盆衣服都泡发白了,他又气又怒,想要冲进屋子打人。管他四五六,打的他们不敢欺负他娘。
哪能连累石墩的名声。真这样干了,石墩还能找到姑娘吗。
郑秋菊觉得自己身上那点怨气不值得石墩生气,很高兴石墩要进镖局了,只告诉他好好干,听那黄大兴家都是塞二十两银子进去的,这一对比可不就有高下之分了。
果真她儿子厉害啊。
石墩走后,郑秋菊就给她婆母炫耀,说孩子如何出息果真就进了镖局。
要是平常婆母早就呛声了,但这事情她没着急,还问那一个月二两月钱会给她孝敬多少。反正石墩给郑秋菊的,郑秋菊又是个不下蛋的母鸡,那钱只会给她家儿子和孙子用。婆母这样想着,对郑秋菊面色都好看几分。
郑秋菊也知道是石墩给她争气,她婆母这才高看她几分。郑秋菊心里一高兴,那就端着满木盆的衣服去河边洗了。
之前不想去河边是怕遇到村子里的人。
村里人都当她是笑话,里正家的娇小姐不仅二嫁,生不出孩子还要给小妾洗衣裳,婚前婚后差别巨大。她也早不是那头脑发热,幻想红袖添香的少女了,郑秋菊也觉得没脸,但日子总还得过。
吃够了苦,才明白好赖,受够了折磨,才明白明明她可以听父母的话走人生捷径。只是那时候年轻,一心想挣脱父母安排,自己撞了南墙,终于知道回头,孝顺父母了。但也没脸常回去看。
不过日子也没那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