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溪和山子没伴,两人刚凑一起,王二郎见缝插针的来了。

很像三个小鸡崽抱团取暖。

中秋节过后的第二天,张春妮儿来了。这回是和老木匠一起来的。

张春妮儿那天来找李瑜后,没敢给家里人说。只自己偷偷摸摸练习周小溪教的两种编织绦子的方法,她家农忙,四十亩地秋收,连带着她一个十三岁的丫头都要下地干活。

只是在休息的时候偷偷把身上的麻线拿出来,绑在田间树枝上编织,但这被张满果看到了,非说她偷懒。

两家又是闹得鸡飞狗跳,苏氏以秋收为大压着口舌矛盾,但大房天天吵,实在没办法,就把地里庄稼分了,直接分了家。

张木匠见张春妮儿编织的绦子像模像样的,便带着张春妮儿来正式问李瑜试试。

来之前张木匠给张春妮儿交了好些乖话,一路叮嘱,面色难得紧张。

张春妮儿不懂她爷爷为什么这么严肃担忧,张木匠心想你这娃子知道个屁,这关乎你一生的命运。

手艺是那么好学的吗。家传手艺概不外传。

医不叩门,法不轻传。

张木匠的好手艺压根没村子里人来问,因为都知道不会交给外人学。

张木匠看着背篓里的礼信,镇上买了五斤猪肉、一包红糖、一张新的绦凳,一瓶两斤装的酒,这东西走亲家算很是丰厚了,可拜师也不知道够不够。

另外学费不知道会收多少,张木匠摸了揣腰腹里鼓鼓一包钱袋子,心里还是没底。

可来到章家说明来意,李瑜看了张春妮儿教的作业,只收了礼信,钱不收。

张木匠非要他收钱,不收钱就不认真教。这是他的想法。

虽然周家当时也没收钱,但是给了二十个鸡蛋一匹淡绿细布,折价也在三百文左右。

那时候的三百文还比现在值钱。

张木匠最后硬要李瑜收一半的钱,也就是三百文。

李瑜见他意诚,老木匠还说原本中秋前就应该来的,拜师后还可以叫张春妮儿帮忙给章家干活,但是他家四十亩地实在腾不开人手。

实话带着歉意,又是一把岁数能做李瑜爹的年纪,李瑜自然好好招待说自己会认真教。

不过能学的怎样,还得……不待李瑜说完,张木匠笑意连连,忙道,“那是那是,这个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张木匠自己是手艺人完全懂其中的窍门。

喝了拜师茶,行了跪拜礼,张春妮儿喊一排站着的章峥、章小水、周小溪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这都是老木匠教的。

周小溪原本闷闷不乐,可一想到自己升了辈分,立马乐的很。热情的给张春妮儿说有不懂的随时问他。

张春妮儿家距离章家要走三刻钟,这种学艺一般拜师后吃住都在师父家。当然,学徒会给师父家提供孩子的口粮。但是章家目前没房子给她住,张春妮儿只得早晚来章家,李瑜也给她放工早,怕路上回去不安全。

张春妮儿开始上工紧张局促的很,天刚亮就来了,生怕自己笨被嫌弃退了回去。周小溪见她那样子,只想到自己小时候是多么任性了,还是两家大人哄着他学。周小溪又朝李瑜撒娇,抱着他说师父好好之类的,看得张春妮儿艳羡的很。

章小水见周小溪撒娇,他势必要把周小溪挤一边去,脑袋直往他阿爹手心蹭。

张春妮儿就默默清扫鸡圈牛圈之类的杂活,这些她在家都干惯了,熟练的很。章小水的任务被分担了,他也很感激张春妮儿,又不好意思叫她干。李瑜却使唤张春妮儿很自然,她还很高兴觉得自己终于有点用,不会被退货了。

张春妮儿怕狗,那喂狗的活一直都是章小水干,李瑜也叫张春妮儿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