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书的,但这家穷的厉害,唯一源头可能就是主家夫郎逃荒前出身耕读人家了。

“这好茶应该也能卖个好价钱吧。”

“一年就清明前在山顶摘那么三四两。没有买的,寻常也舍不得喝,来贵客了才喝。”

章小水睁眼瞎说,显得无比真诚。

崔大郎听着,内心负担又重了点。

只想着这户人家穷苦清贫,但热情爽朗不灭心志,心里也有了思量。

这家还有牛,显然是比绝大部分农家要好很多了。

章小水继续哭穷道,“你别看我家有牛,这都是多亏了新县令大人的恩德,要不是他控制牛市价格,体恤农户,我家哪能买的起近十两一头的牛啊,那县令仁善是个好官,我家这牛花了四两多买的,真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崔大郎两眼一亮,难掩激动道,“你家这牛是在衙署旁的牛市买的?”

第87章

一说到牛,章小水就敏锐的察觉到崔大郎格外感兴趣。

崔大郎道,“那你们这县令口碑如何?”

章小水道,“咱深山的庄稼户,自然不知道县令大人在城里如何,但是我觉得他是干实事为百姓着想的好官。不仅取消了入城税,还组织牛市控制价格,听说还自费掏钱从别的县买了十几头牛。又考虑到百姓没钱,还以低于市价的息钱给百姓赊钱买牛。”

崔大郎毕竟年轻,也就二十一二岁左右,正是不禁夸的年纪。

他忍下嘴角,端着严肃的疑惑问道,“但据我所知,那低价的牛怎么也还卖不出去,就是上门赊卖三年还清,官方最低月息三分,其他银钱铺子都是四分,那县令自掏腰包给出了两分,就这样低息钱了,一问百姓都连连摆手。”

何止摆手啊,崔大郎下乡进村说起这个事情,没人不骂的,想起这事就怄,又无可奈何。

都说这是贪官污吏想出新的捞钱的法子,还说官府把老百姓当傻子,只想从老百姓身上吃息钱坐着等钱生钱,老百姓才不上当。

还有的是心动,可不会算息钱,就是托了村长算后也忐忑不安,怀疑官府说好的三年还清,要是中途变卦要他们提前还,那不得把他们折腾的家破人亡了?

老百姓忐忑顾虑重重,给信心满满的崔大郎浇了一头冷水。

单单一个推广耕牛都这么难,应该说只要沾了钱的,百姓都以为是不安好心的贪官。

崔大郎叹气道,“不是说一头牛顶个两到三个劳动力吗,百姓要是买牛了,干活自然轻省很多。怎么只看到钱呢。”

章小水道,“四两银子,月息两分,三年的息钱就是两千八百八十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