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脸色。别因为他是夫子就能不分青红皂白骂你啊。嘴巴上不能反抗,你就在心里嘀嘀咕咕,反正就是不能认同他说的,他自己才是不会教书的蠢蛋。”
这话简直逆天,但山子点头心里好受多了,他把袖口里的书掏出来问章小水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章小水翻白眼道,“我哪儿懂,都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相信我只会背千字文啊。”
山子被凶的呐呐的,山子道,“那我可以问瑜叔吗?他应该不会凶我吧。我觉得不会,他对石墩都没凶过。”
于是山子拿着书去问了屋檐下切冬瓜的李瑜,李瑜笑道,“你要问我怎么做冬瓜糖我会,你问书,我都十几年没翻书了,哪记得什么。”
山子有些失望,这段话他思索半月始终不得解,又不敢问夫子又不能和同学讨论,想来章家问问也碰壁了。
李瑜见山子是真失望也是真求解,他道,“那我试试,哪段话。”
李瑜放下切冬瓜的刀,周小溪端来木盆和巾帕,李瑜洗漱手擦干后才接过书本。
李瑜看了下封面是《道德经》,顺着山子手指的那句,山子自己断了句,李瑜默了片刻,山子忙把细竹杆递李瑜当句读,李瑜才重新断句读道,“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
李瑜一念书,周围不知不觉站满了孩子。
大的小的,一个个撑着脖子眼睛瞪得像铜铃。
李瑜一边看书断句,一边余光看周围孩子们那争先恐后看热闹的样子,一双双眼里都是新奇有趣,满是孩子般童真,谈婚论嫁确实为时过早。律法害人……
李瑜道,“这段话出自道德经第三章安民圣人之治,我父亲在任时曾经反复斟酌解读过,所以我还有点印象。”他父亲是极其严肃执拗的人,一句不解百思不止,这话也常常在嘴里碎碎叨,所以李瑜记忆犹新。
章小水眨眼道,“圣人之治?是说如何管天下所有老百姓的?”
李瑜点头。
章小水心头砰砰跳,原来这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了,书里连治天下的法子都有。
他不想治天下也治不了天下,但是肯定能治自己的。
那这是什么意思?
石墩凑近瞪大牛眼道,“虚其心,弱其志……使民无知无欲。”
“怎么有点熟悉的感觉。”
虎仔也点头生怕自己落后一步,扣着手心连道,“对对对,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