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杂役奴仆分工无度,活儿轻重挑着干,一顿寿宴下来府里丢失好些瓷碗金银细软。
要不是台面由大房人稳着,把宾客安排妥当舒心,周府脸都要丢到外面去了。
周老太太觉得二房虽然男丁出息,读书有几分老爷子天赋考取了秀才,但奈何二媳妇儿小门小户出身没见过大排场。平时油嘴滑舌哄得人开心,真正要见真章的场合,还得门当户对的大媳妇儿来把持。
大房自持精贵,不屑做小伏低讨好长辈,嘴巴没二房会哄人。但眼见自己女儿已经五岁了,大户人家嫁女就嫁妆都要准备个四五年,从出生到百年,小到喜糖碗碟恭桶,大到喜服喜床重工家具都要一一精挑细选。
要是二房当家,大房办个正事都被人拿捏,更别说准备这些嫁妆了。于是大房就抓着老爷子大寿这个机会夺得了管家权。
大房一拿到管家权便开始里里外外的盘算查账本,最后发现二房中饱私囊,府里只要沾点油水的都安排自家亲戚来干。
就连倒夜香这最不起眼的低贱活,那也是赚的令人咋舌。
寻常人家是按户包月收取费用,又按户里人头多少费用有浮动,一般在十文到十五文不等。
周府加上奴仆主子上上下下近百来人,可二房的亲戚不是按照人头也不是包月,而是按照恭桶数量来算,一天处理一次月结账单每每支出七两银子。
二房持家看似勤俭节约,全府奴仆一个月开销不超过三百文,结果在暗地空档倒夜香就花了七两去。
大房问责起来,二房也有说的,主子们都爱洁,恭桶都是用一次洗一次,所以才花耗不少。
大房辞了二房的人来收夜香的生意,其他收夜香的人听到风声都想抢到周府这单大生意。
不过章有银通过吴婶子牵线,管事知道他家种的有姜,也知道老爷子多喜欢吃姜,没多问多刁难。章有银和管事以每月一两银子的低价拿到了生意。
他们会自己准备大粪桶,不按照周府的小粪桶计件,约定每晚都去清理。
生意谈成了,三人随即就去木匠铺子买了两个二手大木桶、一架二手板车。
木桶底有些虫洞腐朽,桶箍松动发潮了,二手板车高低脚,一边栏板都豁口了,但这些都没问题,拉去老木匠那里修补一番就好了。
因为是当天要的加急件,所以额外多收了十文钱,但老木匠手艺好,还信誓旦旦道,修完再用个两三年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