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
“。”
达米安一点没觉得周围人若有似无的视线有什么影响的,他作为罗宾的时候会根据需要低调,但作为达米安·韦恩,他的字典里就没写过畏惧人群这种描述。
小学的课程是比较宽松的,哥谭小学也不会拘着学生。
和很多学校一样,他们在学校内会按照教案等要求把该教学的东西比较标准地表达,但其他多余的东西想都不要想。
比如说,纪律问题。
全美国都知道哥谭的犯罪率最高,这座城市从上到下烂透了,和黑帮横行的芝加哥、走私贩卖的布鲁德海文那可真的是“兄弟城市”,大哥说不了二哥,哪个都武德充沛。
这样的情况下,哥谭小学这种公立小学的学生自然也不可能完全无害,老师同理,他们压根不管。
随便学生们怎么折腾,只要不碍到老师的眼,甚至有些有背景的学生这样的不算多,论背景最牛的是达米安,其他最多是那种,有一定人脉关系或金钱、权势的子弟,因为达米安的转学,也有一些有钱人家的小孩跟着入学,但大致上是不如私立贵族学校那般背景煊赫的但总归,大环境在这里,公立私立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哥谭小学的两极化程度也比较高,有一批比较敢的普通人或者说有流浪儿风气的小孩抱团,有一批有背景的小孩牵头搞小团体,然后剩下一些随波逐流或者说无可奈何的,以及最小数的被欺负的或者被排挤的。
理论上,希娅和达米安其实都能算是被排挤的怪胎,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情况还算可以,至少不像其他那些小倒霉蛋一样。
达米安碰上了,会拦一栏,没人能在他面前搞霸凌的,他本人就是最大最牛的打架头子,但他不会主动庇护谁,非要说的话,可能也就希娅这一个幸运儿。
比如,学业问题。
公立小学的招生很大程度是看相关社区的小孩数目,主力就是这个,但不同社群的素质是真的差距很大,放在哥谭就更加明显了,那可能是不同势力掌控下的地方。
哥谭小学再是个面向小学生的“不起眼”学校,也得努力找平衡,并且实际上也不太纯粹依靠学生的成绩吃饭。
如此一来,老师们其实更加不会在乎学生的成绩,他们该教的会教,因为有部分学生背景在那里,需要相当的学习,并且政府那里也会有相关人员过来监督,也看他们的当年数据。
但具体执行下来,很多不学好的学生其实是直接被放弃了,没办法,哥谭就是这样,有些小孩也根本没有学习的心思,一门心思奔着帮派去的。
如果想要上好一点的中学指那种升学率很好看的初高中,除了本身脑子好使或者背景好使,就看学生能不能另外在外面自己补补课了。
有一些中学里的知识,包括活动实践和志愿时数等等,特别当想要申请一个特别漂亮的大学时,需要很早就开始筹备起来。
不仅要挑一个好的中学,还要牵线拉桥找高质量的社会活动机会,以及适当的补补课,方便中学有个更出色的分数。
当真正想要做到精英教育,其实是非常费劲的。
消耗的不仅是时间、金钱、精力,各种方方面面。
当然,绝大多数小孩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快乐就可以了,他们的家人也不一定有这个想法。
哥谭也和其他城市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生态,和别的地方的人“规规矩矩”的人生规划有很多不同。
放学时候,希娅犹豫了一下,结果达米安扭头就是一句“上车”,愣是把她准备出口的词压了回去。
达米安的态度好像太平常了。
以至于,她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自己错过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