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点上讲,没有一个球员是省油的灯。

即便他们自己可能“不太懂”,他们身边也少不了撺掇搞事情的,不是为了这个利益,就是为了那个目的,从父母家人到妻子女友,从经纪人经理人到其他朋友或说党羽兄弟……

哪怕他们自己不搞事情,不去争抢一二,他们身边也多的是推动他们往前闹腾的,再加上这些运动员要走到顶尖的行列里,谁不是胜负心极强的,特别体育竞赛本质上就是比赛,谁第一谁第二残酷得更,即便是团体运动也同样存在高低之分,不然怎么金靴金球争得头破血流的。

但另一方面,球员的环境还是相对来说比较纯粹的,他们一亩三分地就是足球,很多运动员本身就是相对纯粹的足球爱好者,哪怕后来涉足了其他爱好,不管是泡吧喝酒把妹,还是说高尔夫滑雪骑马……至少在他们上升期的时候,他们成天到晚接触的就是足球。

十来岁开始踢球都算晚的,球员里各种二代、三代、某某之子、某某之孙更是多不胜数,好多都是抱在怀里时候就开始拿着足球玩的。

从七八岁开始算起,到二十多岁差不多该踢出样子了,这么十几年他们就基本没怎么接触过足球之外的东西。

这群人在学业功课上基本没有上心的,说是足球学校同样重视文化课,但实际上就是敷衍一下,只要球能踢得好,课业成绩根本不是问题,还经常训练或比赛缺课,属于是快乐教育的最大“受益人”,更不要说一些出身贫穷到根本没什么条件好好学习的。

少数几个,比如德国因为本身还比较重视学业、教育方面弄得很不错,球员里面倒有些文化成绩不错的,能上大学都得认真夸一句“学霸”了。

可能也就酒色是例外,但这种东西,纯属放纵人类的原始本能。

体育运动本就促肾上腺素,运动着运动着,控制不住生理反应的也有不少,球场之外发泄一下的情况很常见。

辛西娅的冰上项目里都有类似情况,别说是一群有钱有闲、有名有利的球员们了。

如此一来,其实真的机灵或者说有规划、能扛事的球员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了,特别是如罗伊斯这种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很多人在这个年纪还在校园里读书呢,大学还没毕业,最“清澈愚蠢”不过。

很多球员踢球也不靠脑子,靠的是本能,用的是身体天赋。

辛西娅之前看罗伊斯,就能明显感到他的“稚嫩”,不论是作为一个运动员生涯正式起步没多久的足球发展很好,年龄梯度比花滑多得多,15、17、19梯度的比赛都有,全都属于是青少年组,不像是花滑,满了15就迫不及待要转入成年人的战场遭受风雨球员,他其实还很稚嫩。

包括他对自己的运动生涯的规划,也是依凭于本能的“我想为多特蒙德而战”,而没有考虑太多别的东西。

同龄人里,也很少有男生会考虑这些,这个年纪的球员若是踢出了成绩,不是考虑着买豪车、买大房子,就是想着要泡个明星妹子、要去享受什么什么,或者稍微上进一些的,就是琢磨着想去什么什么大俱乐部一展神威。

会耐下性子思考多一些东西的,真的不多,好些都是被身边人推着往前走,规划得当的话,他也受益,不当的话,那就倒霉了。

不过,这也和俱乐部或教练员的一些策略有关,他们对水平够高的球员采取的是偏向于捧着的态度,尤其是年少成名的那些,脾气爷得很,牛逼轰轰的,在球场上都能直接打架的,完全一副动物脑控制身体的样子,但只要他能进球、在球场上表现好,私德或者别的什么差一点,也无所谓了。

俱乐部等也会尽可能营造比较“纯洁”的环境,希望球员能够专心踢球,提升技术水平,而不是搞些有的没的,专注足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