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球商不低,有自己崇拜的球员,也会模仿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自己也比较自律,平时还算会约束自己,训练也比较勤勉,正是积极向上的时候。

在一群很“混”的足球运动员里面,他算得上是比较“乖”的了,至少没有比赛前后都出去鬼混,还期待着更多的上场机会,所以不会冒然荒废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身体素质。

因为最近恶补了一些足球相关的知识,辛西娅对球也不是完全不懂了,也看了很多球员、功勋甚至是教练对球员的一些评价,尝试从球员的表现中去理解那些运动员的表现。

她也不是没关注过自家弟弟洛特的表现,家里双亲不仅会去支持她的冰上比赛,也会去给弟弟上场鼓劲,但看完她就觉得

洛特是那种天赋不够的、缺乏灵气的球员。

他或许能做一个普通的或者说基础比较扎实的螺丝钉,但比起真正厉害的,像是光踩单车就能玩出花、各种装酷的c罗,像是能够一记圆月弯刀射门屡次进球的贝克汉姆……他实在不够看。

差得太多了,完全没有惊艳世人的那种“横空出世感”,也没有那种能够在危机时刻拯救球队的那种“力挽狂澜感”。

她为什么感触那么深刻?

因为她自己就是冰上的天才。

她和汉森的搭档是横空出世,是从青少组开始就一路碾压、会让大不少的对手露出敬畏或是凝重表情的存在。

只要他们出现在冰场上,从工作人员、对手、粉丝、裁判等所有人的表现里,都能感受到那种与众不同。

洛特不是,虽然运动项目不同,但他天赋显然并不顶尖。

他就不是那种能够力挽狂澜或者凭借天赋带领球队取胜的家伙。

甚至于说,他作为后卫,都不是很壮硕虽然他确实已经很壮了,但他即便当个防守球员,都好像不能够给队友和教练以安全感。

换句话说,他就是那种前锋过人与射门名场面的背景板,是那种会因为一次次回放进球过程和集锦于是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倒霉蛋儿。

不过,更惨一点的现实可能是,这小子虽然才十七岁,看起来职业生涯还很长,未来大有可为,但很大概率一辈子都没有和这种能够踢出名场面的顶级前锋同场竞技的可能他和他的小球队都没法和球王同台的。

这就是竞技体育,就是这么的残酷。

她和汉森搭档双人滑的时候,其他组合都必须用百分之一千的精力去应对他们。

就这样,他们也不过只能争个第二,眼看着他们摘金,看着他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让后辈们都有些害怕与敬畏的成绩。

和天才生在同一个时代,是那些平庸者的不幸。

但若说他们平庸,他们本身就是大浪淘沙下的相当出色的精英甚至说天才了。

到现在,花滑里面能拿全金满贯的运动员都寥寥无几,在双人滑分类上,有且仅有她和汉森。

若不是汉森意外故去,他们是会剑指下一届冬奥金牌的,实际上他们就在为14索契冬奥周期准备,那完全在他们的巅峰期内到时候就是三届连金。

可惜,目前只有两届,也只有可能有两枚奥运金牌了。

这个目标记录只能留给后来者们去创造了。

“还是马尔科更有希望一点,自家弟弟……能在次级联赛混口饭吃就很不错了。”

她弟弟可没有她的运动天赋,再说她的运动天赋也在冰上项目上。

洛特的柔韧性不行,平衡能力可能也差一些,所以姐姐去了花滑项目,但他最后琢磨了半天,还是选择了更为大众的足球这个夏季项目。

德国对足球的热爱是很强烈的,几乎可以说这是一项广泛的全民运动。

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