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寇都已经剿灭,圣人和长公主都马上要返京。咱们衙门总共去了二百八十多人,轻伤九十,重伤十二,没有死亡。”苏录事道,“此战算是大捷。”
“我不是问咱们衙门,我是说所有。”张知序抿唇,“山上所有的人,都没有丢命?”
“那肯定不是。”苏录事道,“山上情形那般凶险,折损了不少人,要不是有陈大人在,咱们都得死在那儿。”
一提到陈宝香,两人突然就激动起来,“大人您是没看见,陈大人可太厉害了!”
张知序听得一愣。
这几个录事年岁不小,且都是硬茬,先前在武吏衙门里还不太看得上陈宝香,怎么突然态度转变这么大。
赵录事甚至喋喋不休地拉着他说起当时的情况:
“我和冯花带三百人从东南侧的小道上山,半路就遇见了贼寇,那些贼寇有刀有剑又人数众多,我跟冯花应付不了,便从右侧朝南边去想与苏录事汇合。”
“谁料苏录事被贼寇追赶得迷了路,不在约定好的南边立石附近,我们带人过去,反而是进了一条谷道,被贼人前后夹击。”
他怕张知序听不明白,还在马背上展开一张天凝山的地图。
那谷道只二十丈宽,两边都是陡峭的山石,前头是一百带着弓箭的伏兵,后头是密密麻麻的追兵。
那一瞬间赵录事和冯花都觉得自己会死在这里。
“陈大人就在此时神兵天降!”赵录事激动地指着地图上的标红。
“她带着两百人从谷道南侧进攻,与我们形成反包之势,还不等前方这一波贼寇反应过来,就袭了他们的后方,杀贼如切菜,还缴获弓箭百余。”
“等北侧的贼寇反应过来,陈大人已经带着我们往东撤退,这地方有一处旧村寨,断壁残垣形成了极好的掩护,陈大人让我们在此处整装,又利用高处的地形和旁边的山石做成了防守之势。”
说到这里,赵录事更激动:“大人,你知道在那个地方能有这么一处好的地势有多难么!”
山贼人多势众气势磅礴,武吏们不熟悉环境,心里惶恐,战斗力远比在上京城里要弱。
能有这么一处地势,无异于是一颗巨大的定心丸,以至于那么大的劣势之下,队伍里也没出逃兵。
陈宝香更是在燃起的信号火堆前头,拔出她的长刀就带人迎上第一波攻来的山贼。
第124章 挨骂了
他们当录事的多少都有妻老子女在京,再勇猛也只冲在人群的中部,总下意识地想保住自己的命。
而陈宝香,这个他们先前看不起的关系户,愣是杀到了最前阵,刀落血溅,连砍五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她甚至还横刀救下了反应不及的赵录事,天凝山热烈的日头照下来,映得她头上的红绳灿烂如火。
“有我在,大家一定能活着回去。”她笑着朝他伸出手。
那一瞬间赵录事差点老泪横飞。
在山贼的地盘上作战,他们觉得最好的结果就是全身而退。
可陈宝香不那么认为,一场小战结束,她站在阵前大喊:“咱们在场的,哪个不是万里挑一的强者?这群乌合之众远远不是我们的对手,难得有此立功良机,众人听我号令,斩两人升官,斩五人发财!”
在场的人都大声响应,声音震山,热血沸腾。
原本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就这么在她的鼓动下一点点地实现,剿灭山贼之后来清算,他们衙门的伤者虽多,伤势却都不重,甚至一个人也没死。
没有什么比实战更有说服力,也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出生入死的战友情谊,尤其是在自己没什么大碍,领头的人却重伤的情况下。
赵录事和苏录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