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4 / 4)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张允等人也确实没有光说不练。一时间襄阳城外那真是帆影重重,杀声阵阵,好不热闹。而此大的动静自然也瞒不了那些个无孔不入的细作。

“伯符,曹孟德已聚十万水师于汉水之上,不日便会东进攻吴。”鄱阳湖畔周瑜为孙策带来了曹军的最新动向。

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孙策却像是一早便知会有这等结局似的只是朝周瑜默契地点了点头,跟着便将目光投向了站在周瑜身后的少年身上。少年看着约莫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有着修长的身形,娟秀的脸庞,以及与年龄极为不相符的沉稳举止。孙策却知眼前这位少年郎君刚满二十,并且其早在十二岁之时便以一己之力支撑门户。可饶是如此孙策还是明知故问地扭头向周瑜问道,“公瑾,这位郎君是?”

“伯符,这位便是余先前提过的吴郡名士陆伯言。”

在周瑜热诚的介绍下,少年郎君长袖一振向面前的孙策拱手作揖道,“吴郡陆逊见过吴侯。”

陆逊,子伯言,吴郡吴县人士。其祖陆纡官至城门校尉,其父陆骏任九江都尉。吴郡陆家世代为江东大族。对于陆逊的出身孙策早已耳熟能详。真正让他在意的是陆逊对孙氏的看法,或者更为准确点来说是陆氏一门对他孙策的态度。须知陆逊十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后来陆康因得罪袁术,遂被袁术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失去治地的陆康病死异乡。曾经显赫一时的吴郡陆家竟仅剩下了十二岁的陆逊独撑门楣。诚然当年孙策攻打庐江乃是身不由己,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确实是差点毁掉陆家的凶手。

想到这里孙策饶有兴致地打量了一番陆逊,跟着发问道,“曹孟德即将挥师攻吴,郎君以为孤胜算几何?”

陆逊直起身不假思索地答道,“江东夏秋起东风,此天时也。北兵不善行船,此地利也。吴侯得江东大族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