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3)

便挑了几样果子,使那伙计包了。又挑了一对门神,却笑道:“这个,昱哥儿却是最喜欢的,去年的只拿着看,又不肯吃,放了几日娘子倒不敢叫他吃了。”

出了点心铺子,却见得有人在门前叫卖。过去看时,却是一个穿着布衫罗裙的老妇。卖的却是一种泥偶人,胖胖的娃娃,荷叶裙,赤着手臂,手里拿着荷叶,看起来很是喜人。

“原来是‘磨喝乐’。”何嫂笑着,碰了下李玉娘,“买上一个回去哄昱哥儿开心。”

一怔之后,李玉娘立刻明白她是在让自己交好顾家小郎君。讨好小开,倒也应该。也便不多说什么,取了十五文钱与那老妇,取了一个“磨喝乐”捧在怀里。

何嫂却仍不走,只问那老妇道:“妈妈可有‘水上浮’?”

那老妇见问,翻了翻眼看了眼何嫂,便转向李玉娘。嘴角勾起一抹笑,却打开一旁的竹篓,“这里什么造型的都有,娘子自取就是。”

李玉娘蹲下身细看,那竹篓里却是些腊制的小偶人,有牛郎、织女似的人物也有鹰、鸳鸯、狼、虎等动物造型的。虽然觉得有些可笑,但想想何嫂也是一番好意,她便随便拿了两个腊人。原是随手放进菜篮里,可何嫂却瞪了她一眼,拿了偶人塞进她的荷包。李玉娘心里一想,倒是明白了何嫂的意思。也是,她虽然并不怎么信这个,可若是让姜淑云或是小英看了大概会真当她要求子,免不了又是一场风波。这样一想,她不禁吐了下舌头,讨好地挽着何嫂,一副乖巧的模样。

进了菜市,见得两边小贩众多,蔬菜瓜果,鸡鸭鱼肉倒是应有尽有。还是第一次在宋朝买菜,李玉娘只跟在何嫂身后,一双眼仔细看,一双耳仔细听,把何嫂买的东西又是如何议价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要想在这北宋生活下去,这日常生活最基本的事情她还是得弄清楚才是。

转了一圈,菜篮里多了一尾新鲜的鱼,又有一块羊肉,还有各色蔬菜若干。

李玉娘扳着手指算了算,忍不住问道:“姨,那边那个卖猪肉的明明便宜好多,怎的你不买猪肉反倒买这羊肉呢?”

“猪肉怎的能吃?你何时见顾家吃过猪肉来着,那样贱物,就是顾家这样的小户人家也不屑吃的。”

“不是啊,猪肉也很好吃啊!”贱物?想起来,在朱家倒也没吃过猪肉,那时候她还当姓朱的不吃猪肉呢!

看何嫂瞥她,一脸的嗔怪,李玉娘偏着头想了想,“我听说,那位苏大学士最喜欢吃猪肉的,还写了一首猪肉诗呢!”怎么写来着,她真的是记不得了。“姨,不如咱们也买了猪肉回去烧,大郎一定很喜欢的。”

“你这妮子,自己嘴馋就直说,偏拿大郎出来说事儿做什么?”嗔了她一眼,何嫂还是摇了摇头,“若是我真买回去猪肉,娘子会恼的。”

“不是连吃猪肉都怕被人说闲话吧?”李玉娘挑起眉,真是脑袋都大了。还想缠着何嫂劝说时,却突听一声清朗的喊声。

抬眼看去,才知竟是沈三娘。没想到竟会在这里撞上,李玉娘也是惊喜交加,只是被沈三娘抓住打量,到底是有些不自在。

“我还说怎么这几日都不见你,还是张家嫂子说了,我才知你挨了打。那顾姜氏凭地可恶,真是枉担了个贤名,竟这般狠毒……”

听沈三娘越说越激动,李玉娘不禁轻咳了一声。转目望去,却见何嫂面上并没有什么异样,这才安下心来。

没有象在顾家一样故意掩饰,装大方做不在乎状。她只笑着对沈三娘施了一礼,“有劳三娘挂念了。”

“哪用这般客气,我只恨竟不能帮你一二。”沈三娘拉着她的左手,看着掌心一道道结疤的伤痕,声音便有些沙哑,“也不知会不会落下疤来,那么漂亮的手……”

见她一脸难过,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