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贤把那三个小的都安抚好了,见妻子只是摸着儿子的脸不说话,上前道:“智哥儿已经八岁,平日里有很聪明,进宫还有人教规矩的,你不要太担心了。”是啊,以后要撑起赵家的人是要经风受雨的,而不是一味娇惯,道理婉潞当然知道,可真到了面前,婉潞又希望自己能把风雨给儿子挡一些,挡的越多越好。
这夜智哥儿和赵思贤夫妻一起睡,见儿子沉沉睡去,婉潞的手在他脸上摸了又摸,赵思贤也看着儿子,轻轻搂了下妻子的肩膀以示安慰。婉潞往后靠到丈夫怀里:“思贤,我真的没想到,要做牺牲,首先就是我的儿子做了牺牲。”
赵思贤握住妻子的手,轻声安慰:“婉潞,智哥儿说的对,他只是入宫读书,并不是去战场杀敌,做男子的为了赵家,牺牲些也是必然。”婉潞的叹息轻轻逸出唇间,又怕惊醒了儿子,只是用手捂住唇,并没察觉智哥儿的眼睫毛微微眨了眨。
侯爷虽不满孙子入宫伴读,但这也是常事,不过淡淡说了几句。送走了智哥儿,婉潞就在算他下次是什么时候回来了,入宫伴读是要住在宫里的,每隔五日回家一日,从儿子生下来到现在,婉潞从没离开儿子这么长时间。
相比婉潞,智哥儿倒十分镇定,把婉潞收拾的东西卷一卷,就上了来接他的马车,入宫伴读是不能带仆人的,宫里自会安排小宦官服侍,但那些怎比得上自家的下人呢?婉潞瞧着远去的马车,心里十分担忧,虽然淑娥那里传来的消息是苏总管会照顾的,但他能照顾多少又怎么知道?
智哥儿进宫的第二天,宫里就传来消息,传召侯爷入宫。侯爷被传召是常事,但在丧期内就不寻常了,楚夫人心里晓得只怕就是婉潞进宫的后事开始了,没有像平时那样担心,十分平静地送侯爷入了宫。
这几日婉潞虽照常在楚夫人面前伺候,但婆媳之间已不像原先一样了,已有芥蒂,又怎能消去。侯爷进宫不到两个时辰,守门的来报:“圣旨到。”
楚夫人站起身,看着站在那里的婉潞,伸手去握她的手:“六奶奶,这圣旨,只怕和你有关。”婉潞依旧恭敬站立,眼里看不出什么东西。
接旨的当然是男人,侯爷被召入宫,二老爷带着子侄辈跪接圣旨,当听到定安侯世子之位久决不下,而定安侯幼子,工部员外郎赵思贤德才兼备,以他为世子时。就算恭敬跪在那里,二老爷都忍不住去看赵思贤,这道圣旨真是天外飞来一般,放着嫡长不立而立幼子,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赵思贤面色平静地接了圣旨,反而是赵大爷叫了起来:“怎么会这样,我才是嫡长,陛下是不是搞错了?”二老爷在瞬间的诧异后已经恢复过来,对赵思贤叫了恭喜之后就对赵大爷道:“大侄子,圣旨怎会出错,你还是安心过你的日子,六侄子和六侄媳为人宽厚,不会亏待你们的。”
宽厚?身后已经传来怒吼。“放着嫡长不立而立幼子,这怎合礼法,我要去见陛下。”老侯爷柱了拐,身边四五个丫鬟围绕,那张脸满是怒火看向赵思贤。
作者有话要说:做娘的总是心疼孩子的。
兄弟
-->
二老爷疾步走上去扶住老侯爷:“父亲怎么起来了?虽说六侄子不是嫡长,可他也是大哥的嫡子,他出仕这么多年来,为官的声名也有,此时圣旨以下,已是木已成舟,父亲还是安心养病。”老侯爷虽发怒,那身子是久病的,说完那几句就剧烈地咳嗽起来,周围的丫鬟们忙上前给他捶背。
有个年纪大些的丫鬟又从怀里摸出一个玉瓶,从里面倒出丸丹药用开水化了喂给老侯爷,这么一折腾老侯爷才缓过气来,也不理二老爷,只是用手指着赵思贤:“你,赶快上表辞了这世子位。”
赵思贤目光平静地看着老侯爷,手里那卷圣旨已经变的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