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4)

婉潞轻轻拉一下丈夫,赵思贤才回过神来,对妻子小声地道:“我先回家去,你进去里面陪陪岳母,有了这样喜事,我会去禀告母亲,今儿你就在这里歇一晚。”

婉潞点头,目送赵思贤出去才往里面来,朱氏没有坐在屋里,躺在床上流泪不止。听到婉潞的脚步声,朱氏想坐起来:“大姑娘,我这里没什么事。”说话的声音里还带着重重的鼻音,婉潞坐到床边:“娘,弟弟中了举,你的享福日子还在后头呢,这时候就高兴的哭了,等以后娶了弟媳妇,孙子满堂的时候,您要怎么哭才能表示自己高兴呢?”

朱氏用帕子擦一擦泪,脸上露出笑容:“就你会安慰我,真是娘的贴身小棉袄。”婉潞抱住她的膀子:“等娘有了个合心合意的弟媳妇,那时候就嫌女儿粗笨,不是你的贴身小棉袄了。”朱氏拍拍她的肩:“娘啊,看到续宗中了举,现在马上闭眼也有脸下去见你爹了。”

婉潞呸呸了两声:“娘,这样的话可不吉利,您要活到一百岁,要看到您重孙子娶媳妇呢。”朱氏嗯了一声,母女俩沉默一会,朱氏算了算:“大姑娘,智哥儿都过了五岁了吧,也该相看着点了,你和女婿定亲的时候,他刚六岁,我听他们说,也是你婆婆相看了很久呢。”

婉潞叹气:“现在侯府还在孝期,等以后再说,况且智哥儿他大哥还没定亲呢。”朱氏也听婉潞提起过侯府的继承人事情,幸好自己女儿嫁的是幼子,虽然日后分产业会有些吃亏,麻烦事也少了许多。看开些,日子也能过的好,朱氏轻声道:“在金陵那几年日子过的真好,要能再谋一任外放就好了。”

婉潞也想,但现在员外郎的任期还没满,还要再熬呢。母女俩说了会儿话,朱太太就让丫鬟进来通报,请朱氏出去,有人来道贺了。

婉潞给朱氏整整头面,挑了支小凤钗戴上,又换了秋香色的大衣衫,显得精神许多。到外面时候,厅里已坐满了人,多是和朱老爷有来往的各商家太太,正在那里七嘴八舌地恭喜朱太太,见到朱氏出来,有个眼尖的已经叫道:“老封君来了,再过些日子,朝廷诰封下来,我们见了您,就要磕头问安了。”

这话说的众人大笑不止,朱氏忙道:“哪有这样的,你们侄儿虽中了状元,也要从六品官做起,大家彼此来往还是照旧,哪能让你们磕头问安呢?”另一个和朱家极熟的太太笑道:“果然平太太的话听起来就是好,这大富之家和那暴发户就是不同,有些人儿子才中了个进士,没有授官呢就在那张扬的自己不知道姓谁。”

这说的就是方太太,朱太太不由咳嗽两声,两家毕竟是亲家,那太太也醒悟过来,用手轻轻打自己脸一下:“瞧我,一见平太太这样的,就什么都忘了,还没恭喜过平太太呢。”

说笑一会,众人也就散去,朱太太和朱氏姑嫂在哪里清点贺礼,虽是为了续宗,里面多是为朱老爷面子来的,还礼也是这边,朱氏不过看看就罢。

侯府的贺礼也已送到,一方端砚,十锭松烟墨,二十支上好湖笔,一百张宣纸。别的罢了,那端砚不光石头好,上面的雕工也极细致,绝不是凡品。朱太太都咂舌:“侯府做事果然大方,这方端砚我长这么大所见过的,竟都不如这方,这雕工,和那些贡品也差不多,难道是宫里的东西?”

宫里的东西,难道是月太君嫁妆里的?当年她出嫁是荣安郡主备的嫁妆,荣安郡主出手大方,里面还有些东西是原本预备给月嫣然的,月嫣然当初曾是待嫁皇后,她的东西就没凡品。

婉潞细细瞧着那端砚,侯府竟已窘迫到了这种地步,楚夫人要拿月太君的嫁妆出来送礼。婉潞把东西放下,笑着道:“什么东西放在那也是白撂着,总要用了才叫东西,恭贺状元,这样才能拿的出手。”朱太太扑哧笑了出来。

婉潞心里却没那么高兴,走到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