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3)

说着苏静初眉头微蹙:“也不晓得送五妹妹什么东西添妆才好。”婉潞知道她不在乎钱财,要的不过是份别出心裁。恰好一片绿叶刚好绣完,婉潞停下针线笑着说:“这简单,二嫂如不嫌弃我绣活不好,就在这牡丹图上题一首诗,我绣出来,这副图就当是我们一起送给五妹妹的。”

苏静初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就灭了:“这样不好吧,我不过写了首诗,怎能腆着脸就当是我们一起送的?”婉潞已吩咐她们把文房四宝拿出来,伸手去拉苏静初:“这有什么,二嫂的诗作求都求不来的,不过是给牡丹图争一争光辉罢了。”

苏静初又是浅浅一笑,已握笔在手,略一思索已写出一首诗来。与她端庄秀丽的外貌不同,写的是一手颜体。她写的时候婉潞屏声静气,等她写完婉潞才轻轻地击一击掌赞道:“二嫂可谓诗宗李杜,书学颜柳,做弟妹的一定要好好绣出,才不辜负二嫂。”

苏静初面上不由有些得意,外人只知她有诗名,少有人知道她的字也写的极好。此时听了婉潞的话,顿时有逢知己的感觉,重新坐下之后,苏静初看着婉潞在那里一针一针的绣,感受着清风袭来的凉爽,心里对这个话不太多的妯娌又多了一分亲近感。

抬头看一眼这高大的公孙树,苏静初笑着说:“还是六婶婶这屋子好,我那屋子虽然花木不少,却没有这么高大的树木遮阴。”婉潞笔下如飞,眼看着绣活一刻不敢分心,嘴里可没忘谦虚:“二嫂是君子,君子多爱竹,我见二嫂院里窗下多种了竹子,想必能添吟啸之功。”

这竹子还是苏静初嫁过来的时候和丈夫亲自种的,想起这些,苏静初脸上的笑容转增温柔,在旁伺候的度娘不由笑着说:“二位奶奶,这公孙树还是先老侯爷种的,那时连现在的老侯爷都没娶亲呢。”

哦?婉潞看一眼度娘,脸上的笑容还是那样淡淡的:“我问过六爷,他都不晓得这树什么时候种的,你怎么知道?”度娘并不解这问的意思,只是笑着说:“奴婢的爷爷那时正在旁边伺候,所以奴婢知道。”婉潞嗯了一声,示意她去取盘西瓜来,自己依旧动着针线。

苏静初等度娘一转身,眉头又微皱起来:“六婶婶,这样太过伶俐和美貌的丫鬟,实在是……”说出一半苏静初就觉得自己说的有些不对,把话咽了下去。为夫君纳美妾,本是贤德妻子该做的,况且度娘今年不过十五,再过个两年收房也算是恰当,说这话倒有挑拨之嫌。

婉潞的眼睫颤了颤,抬头给了苏静初一个笑容,接着继续绣下去,声音低的好像是叹息:“我虽不如二嫂才貌,也想着要一生一世一双人。”苏静初的神色已经变的有些激动,手紧紧扯住帕子,说出的话已经可以用嗫嚅来形容:“可是红袖添香也是男子喜欢的。”

婉潞又绣完一个花瓣,停下来再歇一歇,看着苏静初的眼含着笑:“难道二嫂不是红袖?”苏静初眼里又闪出了光,虽则自己坚持并相信丈夫不会变心,可等到年华衰去的时候呢?不说别人,就说现在宫中的太后,当年以京中第一才女进宫为后,先皇也不过是敬大于爱。

苏静初微微叹气,婉潞已经拿着银签子叉了块西瓜给她:“二嫂,想那些远事做什么?走好每一步,然后再想别的。”说的也是。外面已经走来一个丫鬟,上前给她们两个行礼:“二奶奶六奶奶,四姑奶奶回京了,老太君请你们二位到前面去。”

赵家四姑娘思兰是二老爷的妾所出,前年嫁给了来京赶考的举子,当时月太君还有些不满,嫌男方家门第太低,配不上她的孙女。若不是二老爷再三保证,女婿的人品学问都是上好的,月太君也不会同意这门亲。

等到会试结束,四姑爷落了榜,月太君那脸色更不好了,二老爷虽有心让女婿住在家里,等三年后再考,想想月太君如此,女婿难免会吃瘪,只得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