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2 / 3)

,并没多说一个字。

内官后退半步,对着静慧师太跪下:“师太,咱也是奉旨前来,还望师太开方便之门。”静慧师太又颂一声佛:“此地只有无空,没有柳氏。”内官恍然大悟,稽首后退了出去。

柳氏又磕一个头这才抬头对静慧师太道:“师父仁慈,弟子永志不忘。”静慧师太还是那句话:“无空,红尘俗事已成烟云,望你不要辜负我今日所托。”柳氏,不,现在是通济寺弟子无空又行大礼参拜:“弟子明白。”

方丈里发生了什么,别人是不知道的,能看见的只是内官空手而回。各种猜测和议论都没有证实,以佛门之力庇护,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当楚夫人得知内官空手而回的时候,微微叹息一声就没有说话。婉潞陪着楚夫人坐着,楚夫人拍一下她的手:“你回去歇息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秦氏把狐皮大氅往楚夫人肩上披一披:“婆婆,这是赵家的事,怎么算不上大事呢?”

此时已是人定时分,孩子们早已睡熟,除了楚夫人上房的灯光,别的地方的灯都已暗淡,婉潞的心七上八下,不知道该想什么。内心里其实还是有些不确定的,怕的就是皇帝迁怒赵家,毕竟往宫里告状这种事情,丢的可是皇家的体面。

平静的局面被打破,外面有杂沓的脚步响起,接着是陈妈妈掀起帘子走进来:“太太,方才八奶奶遣人来回话,说四老爷和八爷都回来了,什么事都没有了,让大家安心去歇着。”

婉潞呼出一声,楚夫人又说了句:“别的呢?”陈妈妈迟疑一下,春燕已经接上:“太太,戚王和王妃也回了王府,听说陛下停了戚王三年的俸,还禁足三月。”停俸三年,算个不大不小的惩罚。何况戚王本是太祖兄长的后人,当初太祖兄长为了救太祖丧命,太祖登基之后除了追赠兄长为威皇帝,封了自己侄子为戚王之外,还传下圣旨,戚王这支,除谋逆外,其它任何事都不能降爵,夺爵。

当今陛下自认仁孝,怎么会忤逆太祖之命呢?秦氏也是知道这些事的,冷笑一声:“停俸三年,真是便宜了他。”

事情仿佛全都过去,柳氏在通济寺内修行,据说从此后连山门都没迈出过一步,被罚俸三年并被禁足的戚王不敢再和思聪发脾气,吵一次架就罚俸三年,多来几次的话,只怕自家很快就没钱花了。

对思聪来说,嫁了戚王这么几年,直到如今才算是做了戚王府的女主人,那个要支五百两银子的宠妾被思聪寻了个由头撵出去了,戚王也不像前几次一样对思聪吹鼻子瞪眼睛的,而是任由她行事。

婉潞六岁丧母,七岁那年父亲给自己娶了这个继母,八岁的时候添了个弟弟续宗,到现在继母进门八年来,四时衣物,丫鬟婆子,一日三餐,包括请来教导自己的先生绣娘,这些是从来不缺的。缺的,只是不像母女一样,除了每日晨昏定省,节庆时候,循例说上几句,别的话,两人就都没什么可说的。

「本您」 秦氏说起都好笑:“哎,要不是九婶婶的药瓶,我瞧着四婶又要欺负媳妇了。”此时已是深秋时分,侯爷的寿宴准备的差不多,那道让赵思贤袭爵的表已经上了,就等着皇帝一准下来,赵思贤袭爵,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婉潞微微一笑:“这也是鸾娥的福气,不过我瞧着八叔叔和九叔叔不一样。”秦氏微微敛眉,九爷九奶奶夫妻之间,情谊已经很淡薄了,九奶奶前些日子借口自己要照顾四太太没时间服侍九爷,把自己的一个陪嫁丫鬟给了九爷。

在久病的婆婆跟前侍疾,又对自己丈夫这样体贴,九奶奶贤惠的名声全京城都知道,膝下又有儿子。她,已经没有半点后顾之忧了,有这样好名声的人,不管侯府是谁当家,都要招抚他们一二。

婉潞想起过往种种,轻轻一叹,九奶奶当年若不是嫁了九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