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吃味也不过很快就散,谁知秦驸马出事,秦父寄给秦氏的信里面,隐隐有责怪她当年不该外放出京,该守在京里,这样世子位怎会旁落别家?而有了定安侯府做助力,秦府现在也不需如此着急。
秦氏从小失母,父亲娶了继母,得了儿子,未免就对前头妻子生的几个孩子有些不关心,再说这后院本就是女人管着,秦父不过过些时日过问下子女们的学业就尽了做父亲的心。
这样人家,虽没有缺衣少食被人打骂,但和亲娘在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同,秦驸马出事,秦氏着急之时未免还有些高兴,全是继母把这个弟弟宠坏了,不然也不会闹出这么大的事来。
虽则如此,秦氏还是晓得秦府若真的倒了,对自己并无什么好处,这才有了赵三爷赴边关的事。星夜回京,归宁时候本以为秦父会看中女婿为岳父家出的力,谁知他还是旧事重提,抱怨自己不该外放出京,现在定安侯府就是袖手旁观,哪里肯出半点力。
秦夫人又在旁边哭泣,说自己只有这一个儿子,老景不知道怎么凄凉,秦大奶奶听到他们吵起来,带着人来劝架,把秦氏拉到自己房里,虽是劝说但那话里确有怪秦氏做事不和家人商量,赵大爷既不中用,就该想着自家顶上,倒让赵思贤捡了这么个便宜。
秦氏没想到全家都怪自己,她的性子怎是忍的住的,大怒之下拂袖而去,还丢下狠话,既然怪自己不中用,那以后就再不回秦府。
此时听到婉潞温柔的话语,再加上方才楚夫人话语里对自己也百般维护,秦氏眼里不觉又有泪要出来,婉潞忙拉住她:“三嫂这是怎么了,难道我房里的茶难以入口,三嫂一听要到我那里吃茶,就眼泪都要出来了。”
秦氏用手把眼角的眼泪擦掉,笑着白婉潞一眼:“六婶婶此时当家,那房里的茶不晓得比我们房里的茶要好到哪里去了,我是想着今儿喝了这茶,不晓得哪日才能有这样好的茶入口。”
后面跟着的丫鬟们听见秦氏这样说,都笑了:“六奶奶,三奶奶这样说,您就干脆把家里的茶都拿出来给三奶奶带回去。”婉潞做个不舍的样子,双妙已走到前面打起帘子,请她们两人进去。
上茶上果,屋里又剩下她们两人,婉潞换了正色:“三嫂嫂,你晓得我是个笨人,没有别人那么机灵的,管家也常是知道了这个不晓得了那个,这家里的下人三嫂也是知道的,常有面上恭敬心里不高兴的那种,三嫂若遇见了这样的事,也别想着给我面子,当时就该骂该说。别的不说,我当家若让你们这些嫂嫂受了委屈,那就成了什么人了?”
婉潞说的情真意切,秦氏仔细听了,没听出话里的一丝丝掺假,那眉又扬了起来,侧着头打量着婉潞。婉潞又给她倒了杯茶:“方才三嫂那话虽只是顽话,却也让我想到下面的管事们未必不会这样做,三嫂还请再尝尝这茶。”
秦氏端起茶杯细细喝了一口,她出生时秦家早不是当年屠猪为生的家境,秦氏的衣食用品都很精致,这茶一入口秦氏就能觉出这茶比起自己房里的要差了一些。
婉潞还是瞧着她,秦氏把杯子缓缓放下,看着婉潞突然叹了口气:“六婶婶你别怪我说话直,这日久才能见人心。”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我挺喜欢秦氏的,她是个输的起的人。
有些读者说在作者有话说里放正文会造成干扰,但是为了方便看不到正文的读者,也只有继续这样了,请大家互相理解一下,谢谢。
虽说的是秦氏和楚夫人坐下吃饭,秦氏也不敢托大,只用汤泡了半碗饭,捡了几样小菜匆匆吃完就起身笑道:“虽是婆婆心疼媳妇,做媳妇的该伺候才是。”楚夫人脸上的笑更和蔼了:“你这孩子就是拘礼,这又没什么。”
婉潞把一盘竹笋鳝丝摆到桌上,笑道:“三嫂嫂,你就用那么小半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