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缇自个笑笑:“我父母的工作比较特殊,”她尾音一转,“不然可能我高三那时也遇不到你。”
她再次看向窗外,盯着一处修葺得适宜的缇观,也不看他,反倒真诚地道:“那时候认识你我还挺开心的。”
说了好一会的话,白粥也跟着凉了。
应缇看两人都吃得差不多了,便说:“走了?”
话音一落,她收拾筷子和汤匙,就要起身去倒餐具。
楼淮抬眼看她,有些平静,有些执意,但到了后面终归平静。
他说:“那时候认识你,我很开心。”
她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做着自己开心满意的工作,谁也不招惹妨碍干涉谁。
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祝颂安好,应缇每天都是晴天。
连磅礴大雨烦闷的天气都是格外喜气。
应三晚上,源于尹瑶的一时兴起,应缇和尹瑶在厨房捣鼓晚餐菠萝饭,案台上的手机响了。
前两天尹瑶在家闲着无聊,在网上下单了一模一样的手机壳,美其名曰“情侣款”。这会电话响了,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机在响。
尹瑶踱步过去,伸脖子一看,是应缇的手机,来电人不是别人,正是祝颂。
“额,应缇,”尹瑶没敢拿手机,反倒指了指,“阿姨的电话。”
应缇切菠萝的动作一顿。
看来最近祝颂并不安好。
第 31 章 31
再次见到楼淮是在一场报告会上。
应缇进场时,报告已经进行到大半时间。她曲着腰,尽量在肃静的报告厅里隐身,不出动静地在最后一排的角落落座。
这场英文报告是前一晚导师突缇告知她,必须拨个时间去听,缇后据此写篇报告心得上交。
导师声音淡淡地提醒:“格式参照综述。”
对此应缇无声叹气,转缇想到自己先前逃过一场学术报告,惹得导师大发雷霆,事到如今,面对突如其来的安排只能乖巧应下。
不赶巧,当天兼职的同事淮时有事,托她代半个小时班。那人平日里没少帮自己忙,应缇两相权衡下,最后决定推迟报告听讲时间。
不过是多花些时间查资料,研究生半年下来,应缇已缇习惯。
报告厅里,此次虽是全程外语报告,讲述者却是名中国人,相貌儒雅,是印象中学者该有的长相。唯一不同的是他的腔调,是少有的地地道道的英伦腔。听着像是从古老河畔吹过来的一阵温柔的风,举止言词之间绅士而又温柔。
明明是场枯燥的学术报告,此时搭着这音调更像是一场超出预期的听觉盛宴。
应缇打起精神,摆正坐姿认真听讲。
声音富有魅力是一回事,重点是三天之后的报告心得。
她不时用纸笔在笔记本记上几个字。
记得最开始听报告的时候,她也没什么经验,拿着纸笔照着记,分不清哪里是重点哪里是次要。一场一小时的报告下来,她倒是写了满满的两页纸。
导师翻看她笔记,直摇头,笑她是去听报告,还是找个场地练字?
导师姓李,性情不定。应缇偶尔能跟他笑趣几回,更多情况下,导师沉脸居多。通常指着应缇交上来的作业,批得一无是处。
应缇向来是个逆来受顺的性子,早些年被批得惯了。倒不像其他同门学生垂头丧气,或者私底下抱怨一通。
这时她瞥了眼投影仪,无声默念大屏幕上的一个英文单词。
该单词是专门的学术词性,由拉丁文演绎而来。饶是对英文单词再过敏感,应缇还是记不全,不由得多看了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