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听摇光的消息还说那儿乱得很,怎么几日过去粮价就降下来了......
“不清楚。”张云摇头,她也是听别人说的,她才跟着王英看木料回来,就听布庄的刘掌柜说了这事,师父让她回来喊人,“我想着兴许用的上驴车就他叫来了。”
“你们算快的了”辛折赶着驴车在巷子里穿行,“我爹那儿也是才听到消息。”
照理说这么大的事,摇光那头的行商应该知道的最早,消息在海上传的快,他们不至于等船靠岸了才听见风声,想必是上头的人想法子瞒住了。
“不是去粮铺吗?”许三七见他把驴车往渡口赶,呆呆地问。
“他们说第一船是不走粮铺的,上了岸就卖,一个人八斗米,不能多买。”所以要靠抢的。
一家四口人,一月六斗米,囤粮三月,需得买两石。
许三七算了算手里的余钱,问:“降的可多?”
“多。”辛折接了话,他在海城待了有小半月,本是早就要走的,下了雨便耽搁了,“皮毛生意没谈成,我爹听说粮价降了,立马去打听走开阳进粮的事了。”
“听着不太能成。”张云皱眉道。
开阳买粮都不够的,又怎么会往外卖粮。
“也就是打听打听。”辛折也觉得是异想天开,不过海城有的是生意做,芋头卖完已经小挣了一笔了,就此回天权也没什么。
“晏家不愿意和你们做皮毛生意吗?”许三七想起平安巷的桂花,莫名有些好奇。
“嗯。”辛折想了想,老实道:“我爹上来就压价六成,晏家人说烂仓了都不卖给我们。”
许三七闻言和张云对视了一眼,舔了舔唇,犹豫道:“令尊.....令尊一直如此爽快吗?”
光听着是挺有魄力的,生意谈崩了也是情有可原。
“以往都是我娘陪着来的。”辛折温声解释,谈及家人他的神色变得很是温柔,“临出门时我妹妹发了热,我姑姑又怀着孩子,我娘就没来。”
原来靠谱的另有其人。
“他后来有再找过你麻烦吗?”辛折一直怕她被牵连,毕竟晏家势大,走南闯北的手里又握着不少人脉。
“是来找过。”许三七点头,斟酌好一会儿又说:“但不是麻烦。”
细想好像也挺麻烦的,不过那天之后也没再见过了,她也就没在意。
出了巷子,路上有不少人,拖家带口的往渡口去,想来是都听到消息了,人多了坐驴车反而不方便,辛折把驴拴在布庄门口,陪着两人往滩上赶。
“八成!八成!”
远远地就听见有人喊,岸上已经围了一圈人了,人头攒动间,有人喜极而泣,有人目光热切,站在高处能瞧见官船渐渐靠岸,岸边一条渔船都没有,许三七在人群看见了祝家兄妹。
“婶子,粮价多少了?”张云拉住一个穿花布麻衣的老妪,问。
那婶子被人扯住,本有些不耐烦,但想着是这样的好日子,她还是好心道:“你没听见人喊吗?八成!降八成!”
祝欢也一眼就瞧见了许三七,好不容易才挤到她旁边,兴奋道:“许家姐姐!降到八成呢!”
八成,白面是百文一斗,许三七平日里用的不吝啬,早食烙馅饼就能用去十文的白面,一个月就是三百文,若是囤粮,冬日三月,光白面就要一两银子,降一半,能省下太多了!
这样一来,蟹黄包的成本也能降下来了!
第53章 葱油拌面
六根桅杆交错分布,下锚飘帆转舵,楼船八层,高十余丈,平首平尾平底,两舷尾橹入水极深,楼周设女墙,墙上备剑孔矛穴,甲板上密密麻麻站着人,开阳的官船便是如此。
“开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