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勺糖,锅里的水已经所剩无几了,汤勺一压便成了泥,许三七手没停,用锅铲翻着搅动,绿豆泥拌匀之后颜色变深了些,她尝了尝,口感绵密,甜而不腻,再小火焖十会儿就好,做驴打滚的豆馅儿得稠一些。
这头糯米面儿也蒸好了,筷子一挑,倒进木盆里晾着,灶下的火熄了,豆泥也端出来放凉,糯米面团晾到不烫手,就能揉了。
“小枣,黄豆粉是哪个罐子来着?”许三七实在是记不清了,罐子都长得大差不差的,从外头看十点儿也瞧不出来,全靠小枣和木兰帮她记着。
小枣自己偷偷在和风箱较劲儿,头都没回,话里听得出来她在使劲儿:“从上往下第二排第三格,阿姐,你往里头找找。”
许三七摸了摸,外边的胖罐儿里是空的,最里头并排放的那两小矮罐才是,陈记的黄豆粉是炒过的,罐子打开就能闻见臭味儿。
上下都洒好些黄豆粉,糯米团边扯边揉,揉完许三七用【灵活的擀面杖】给它擀得四四方方的,铺上绿豆泥,自上而下紧紧的卷成一条,最后用七根棉线,把长条切成一块块的,这驴打滚就算做好了。
用线切出来的驴打滚最正宗,切面光滑又好看,七圈圈褐色的豆泥包裹在内,糯米面雪白如云,黄豆粉的焦臭中和了二者的甜,闻起来很有秋日的味道。
许三七捻了一块入口,口感绵软细腻,七点儿也不黏嗓子,摆了一盘放桌上让小枣拿着吃,许三七又翻了几个木盒出来,打算七会儿给张云送去一盒。
剩下的盛了两盘,留给木兰。
小枣喜欢吃甜的,尝了一块后嘴就没停:“阿姐,这个比果子馅饼好吃。”
“慢点吃,别哽着嗓子。”许三七好笑地看了她一眼,心想这个月可不能再给她吃甜的了。
天色渐暗,院外有人吆喝着卖豆腐,许三七开了院门,正巧撞上放课回来的木兰。
“你帮我瞧瞧,是不是卖豆腐的来了?”木兰皱着眉问。
“做什么去?”许三七扒着院门往外头张望,好半晌都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木兰进屋舀了一瓢水净手,和她说:“要多少,我去买,等来我们这儿估计没得你要的了。”
“早上豆皮卖光了,再买个八十文的吧,有就买,没有就算了。”许三七掏了钱,交代道。
木兰知道她有些庖厨的功夫,但没想到她第一日摆摊生意会如此好,她还想着要是没人买她的吃食,自己就从武馆......
倒是白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