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三场雨“金融-贺颂之”请求添加你……

接下来的一天里,余澄在家里潜心学习。

开学考的成绩果然也没有辜负她的努力。余澄直接跃升到年级第八名。

她们这一届的年级主任很是厉害。也许是因为上一届的文科状元预备役贺颂之没有考好,其他同学的成绩也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好,她便对这一届的文科成绩极为伤心。

年级主任在最重点的几个理科班里召开了好几次讲座,又一个一个劝态度有些松动的同学们来学文。在她极具煽动性的影响之下,理科前五十里还真的被她劝来了五六个。

那些同学本就学习与领悟能力极强。在这种前提下,余澄能够取得这种成绩,已经很厉害了。

但余澄却没有满足于此。

她当然也有自己的野心与私心。

野心是,她觉得以自己的能力与积淀,完全可以去到更好的位置。

私心则是,她心中渐渐有了个念头。

她也想去北京。

北京虽然高校很多,但文科出众的,或者说历史学最优异的,可能也就只有那几所分数线最高的学校。

她必须付出比旁人更大的努力。

余澄将两点一线的生活贯彻到底。

每天中午,她会在教室狂写早上布置好的作业。等到快一点了再赶紧赶回家里,热早上甘茯苓留下的饭。五分钟扒完后赶紧上床睡上二十分钟。闹铃一响,又赶去学校。

而到了下午,她也加入了董茵的队伍,就不回家了。两个人随便去便利店买点什么一吃,就继续赶回学校学习。

凭借着这种努力程度,余澄基本上能把成绩维持在高手如林的班级里的五六位。

下晚自习后,她也基本上能在半个小时内把剩下的作业处理完。

她的娱乐活动很贫瘠,被压缩到了只有两项。

第一项,就是每天雷打不动地,去看她最喜欢的各类历史书。

第二项,则是每天切成小号,看贺颂之有没有发新的动态。

他好像过得还挺丰富多彩的。

他进了院里面的辩论队,一路挺进决赛,还拿了“最佳辩手”的称号。

他经常去参加各种志愿活动。有时是去喂养流浪猫,有时则是去社区为老年人们讲解一些实用的技能。

让余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去一场国际峰会做志愿者的照片。

照片里的贺颂之梳着大背头,穿着西装,打着领带,面对镜头微微笑着。比起余澄常见到的温煦柔和,更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的感觉。

他身旁站着两位身材高大的外国友人,他们五官给人的冲击力极强。但贺颂之站在他们的旁边,也不显得逊色。

反而有一种独属于中国的内敛气质。

是她没见过的他。

余澄忽然觉得,贺颂之就像坚韧的竹子。即使风雪暂时压弯了外壳,也不会压弯内里的芯。

他这样的人,在哪里都会过得很好。

余澄也时常会遇到自己不会的题。但她不会去第一时间求助贺颂之。

她知道,大学也很忙。

所以不想过多地打扰他。

她会先去求助自己身边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探讨。如果没有得出一

个明确的结果,她会去找老师询问。

如果还是没有想明白的话,她也会去问贺颂之题。

而他不管有多忙,也总是会耐心细致地为她解答问题。

从基本原理再到做题思路,不厌其烦地为她梳理。

喜欢贺颂之这么久,余澄却觉得,她自己其实从来就没有产生过什么自卑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