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石并不是直立的,而是凹凸嶙峋。部分地方。用白色的网包着。

余澄问贺颂之:“这是什么?”

贺颂之答她:“这里是山区。有时会出现滑坡问题。拿网包着是起保护作用。”

余澄又问他:“可为什么没有全部包上呢?”

贺颂之耐心地为她解答:“一来,是这里的工程量实在太大了。二来呢,是这些地方暂时还没有太严重的风险。”

余澄长吸一口气,平复自己的心情:“孩子们真的太不容易了。”

她想起什么,又连忙问他:“咱们学校有捐款渠道吗?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帮他们。”

贺颂之微笑:“余澄,我很开心你能有这份心意。”

“咱们学校目前还没有。不过,你可以加下这里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多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的地方。”

余澄喃喃道:“可是,我还是学生,好像,也帮不了什么太大的忙......”

贺颂之停下脚步,向两个人看来。

语气铿锵有力。

“这就是我们这次来的意义啊。”

他停顿了一下,清了清嗓子,又继续说:“物质方面的东西,孩子们也许用不长久就会丢了。但我们来是教给他们精神层面的东西。他们可以记很久很久。”

贺颂之举起右拳,上下挥了挥:“两位小同志,加油啊!”

余澄和师姐都乐了,笑着喊:“加油加油加油!”

三个人走着走着就到了学校里面。

果然,就像余澄所想到的那样,教室的环境并不是很好。

坑坑洼洼的木头长桌子长椅,基本都只剩个头的粉笔,讲台上明显用了很多很多遍都快要散架的教材......

但教室里面却被打扫的很干净,没有什么厚厚的灰尘。讲台黑板上正悬着的那一枚国旗依旧鲜红,没有褪色半分。

贺颂之明显对这里很熟悉,他很快带着两个人就来到了她们所要带的那个班。

班里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一个孩子,见了贺颂之,一下子就高兴地扑了上来:“小河老师!”

余澄听的有些发懵。

是她听错了?

贺颂之看着余澄和师姐如出一辙的迷惑表情,笑着解释道:“这样好记。你们到时候也有这种名。”

高岭之花贺颂之,突然被叫了“小河”这种名字,感觉一下子就接地气了起来。

她们俩都在忍不住偷笑。

贺颂之有些无奈,又问那个小朋友:“这两个姐姐接下来一周就是你们的新老师了。她们呢,一个叫余澄,另一个叫池葳蕤,你给她俩起个名儿?”

小孩倒是从善如流。

“小鱼老师!尺子老师!”

“......”

“......”

贺颂之看着她俩和他刚才同样无语的表情,满意地点头。

“真会起名字。”

*

在两天的时间里,所有志愿者都基本到齐,并且熟悉了一下教学的流程。

教学活动于是得以如期开展。

池葳蕤是个理科生,就给孩子们讲一些基本的物化知识。余澄是个文科生,就给孩子们讲些语文和历史。

至于贺颂之......女士们挑选完之后,他就自然而然选择了剩下来的数学和英语两科。

三个人晚上分别备课,白天则精神饱满地给大家讲课。觉得日子也过的飞快。

山区里面,信号并没有像在外面一样发达。基本上都是断断续续的。

余澄也就不怎么看手机,每天积极投入教学中。

她闲起来的时候,会和孩子们一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