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2 / 2)

伙都相处得好好的,他们肯定还在一起呢!”

另一人道:“是啊、是啊!说不定等这回咱设置好红外相机,下个月采集信息的时候,就能瞧见他们了!”

对于大山中野生动物行迹更有经验的队长笑了笑,没有反驳,放任了几个年轻工作人员对红外相机的美好幻想。

他提了提背包带子,深深吸了一口草甸上清新的空气,声音微大,“好了,继续前进吧!靠上去看看那群有蹄类到底是什么动物,如果合适的话,这边可以先放一个设备!”

徒步无聊,终于见到点儿深山动物的工作人员们一个个兴奋起来,应了队长的声后,便拢着背包继续前进,目标直指前方的野生动物群。

这个时候出现在草甸上的动物会是什么呢?

从裸岩山石上下来啃食鲜草的岩羊群?

由雌性首领带领的马鹿姐妹?

或者是跋涉而来、可能出现在贺兰山各个地方的野山羊?

总不能是山里很罕见的贺兰山牦牛群吧?

走在最前方的队长打了个寒颤,在拉近了几米距离后,又掏出望远镜看了看。

可千万别是牦牛群啊……万一真是,他们得立马原地掉头!

大约又走了二十多米,远方地平线的位置逐渐能看到冒头的裸岩山体,而活动在天与地交错位置的有蹄动物群,也显露出了他们的全貌

宛若戈壁滩一般的土黄色,部分个体头上生有竖琴状的角,体型不算大,四肢纤细,看起来同时具有羊和鹿的特点。

领队的队长眯着眼睛,沉吟片刻,确定了远方有蹄类的品种,“是蒙古原羚。”

在无聊的深山徒步过程里,发现野生动物的足迹会让工作人员提起10分的精神,但如果是发现了真的野生动物,则会让他们立马提起120分的精神。

几个人的队伍快速上前,正如科普资料内所言,这群蒙古原羚真的胆大,即便人类距离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到十米,这群草甸上的精灵也依旧慢悠悠享受着清晨的日光,如同有着自己的节奏一般,根本不被外来者所打扰。

工作人员掏出拍照设备,隔着一段距离小心记录拍摄着。

蒙古原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已经被列入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里。

每年冬季十一月的时候,蒙古原羚就会从中蒙边境光明正大地偷渡而来,换种说法,国内大部分的蒙古原羚,可能都是蒙古来的“偷渡客”,就这么堂而皇之,无需护照,大大咧咧移动到了这片肥沃且相对温暖的深山草甸上。

蒙古原羚:想不到吧?偷渡专业户就是我.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