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露台。从小到大,年媱在物质上始终十分富足,只要是她喜欢的,就没有她得不到的,年禹平是“富养女儿”的忠实践行者。年媱小时候刚学钢琴那会儿,还弹不明白几个音,年禹平就把几十万的钢琴搬回了家。
杜秋晨虽然也很宠爱女儿,但远没到这种地步,她无奈啰嗦两句:“买就买了,可是怎么买这么贵的,都不知道她能坚持几堂课。”
年禹平不以为意,一面指挥工人搬运一面道:“坚持不了几堂课也要买好的,省得以后我闺女被哪个自诩才华横溢的音乐家骗了。”
这事的由头是杜秋晨手里带过的一位硕士生。
当时那个女生即将毕业,杜秋晨有意指点她继续读博然后留校,不过小姑娘执意要跟男朋友去国外发展。这位男朋友是个外国人,据男的自己说,他是他们当地颇有名望的音乐家,俩人是在酒吧认识的,当时头脑卡顿的“音乐家”正在酒吧寻找创作灵感。
后来几年过去,杜秋晨无意中从其他学生那里得知,当年前程似锦的小姑娘在国外过得并不好,她那个男朋友是个大骗子,跟音乐家什么的完全不沾边,不过是在当地开过乡村酒吧,雇不起表演人员就经常自己上台唱唱歌。
可是那个女生连孩子都生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这件事给杜秋晨带来不小的震动,她遗憾又惋惜,依稀记得那个孩子聪慧好学,要不是走错这一步路,何以至此。
杜秋晨把这件事感慨地讲给丈夫听,年禹平听完以后第一反应是绝对不允许闺女找外国人,更不可以去国外定居生活。
好在年媱也争气,没浪费老爸几十万的投入,她很喜欢钢琴,高中那会儿就已经考过十级了。年禹平不胜骄傲,每次公司有活动都想让闺女过去大显身手压轴表演。
起初年媱只是觉得爸爸公司里有才艺的人数量不足以撑起一场节目,便抱着帮忙的心态参加两回。后来年媱发现不对劲了,上一年歌声动人的小姐姐今年没参加啊,也没离职,在台下坐着当观众呢。
年媱好奇,就逮着身边人问了问,结果对方告诉年媱,咱们公司多才多艺的人太多,参加不上很正常的。
当时年媱那个脸。
从此以后无论年禹平怎么商量闺女,她都坚决不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