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3 / 4)

此时打开虚拟面板,全城的人一定会纷纷议论他,那些记者就更不用说了,我都替他们想好新闻标题了,什么“浪荡不羁的天才画家的传奇一生”“天才画家之死”。只要能够吸引足够的眼球,记者们就会想方设法挖空这个人的一生,其中包括流言蜚语与不可信的诽谤。在我受够了主持人为了煽情而做出的修饰后,终究还是离开了人群。我之所以感到愤怒,并不是因为我对皮克曼有多了解,而正是因为我完全不了解他。是的,我完全不了解他,他们对皮克曼又有多少了解呢,皮克曼甚至连他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更何况听了三言两语的无关人士呢?他们连昨晚吃了什么都记不住,就对他人的一生指指点点,像是了解他的所有,他们把自己当成了上帝吗?就算是造物主,又有什么资格对他进行议论呢?又有什么资格评判他的道德问题和生活作风呢?我不明白,仿佛皮克曼死后,这些人成了审判的铁锤,决定把他打进地狱还是天堂。而我,离开这场审判。是的,我自认为我没有投票的权利。

比起审判皮克曼,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首先是调查一遍现场。警方已经收集了所有的证物,并利用当下最流行的犯罪现场成像技术对案发现场进行了还原。目前现场处于开放状态,不过就算这样也没有顾客愿意进入画室,某些迷信就像是生根发芽了一般,就算经历了时间的冲刷、岁月的洗礼。对他们而言,去刚刚死过人的画室实在是太晦气了。据说在一千年前,如果一个房子的主人死于非命,房子本身的价值会大打折扣。虽然在我看来极为可笑,可在世界范围内,这条定理几乎通用。

我走进沉寂的画室,难以相信在几天前,这里还有一位画家和我谈论着他对美学的追求,时不时表达对我的感谢,以及即将拿到冠军奖杯前的喜悦。过去的一切随着人的离去逐渐分崩离析,唯有他遗留下来的画作还沿着既定的轨迹运行。是啊,某些人正是看透了生命的虚无,才会想在死前留下些什么吧。那些画是你存在过的证明吗,皮克曼?真可惜,我已经无法知道答案了。

庞大的画作群共十排八列,展示出来的作品总共八十幅,通往仓库的窗口在这些画作的尽头,也就是皮克曼作画区的墙上。因为窗口的位置和其中一列画作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在它们沿着既定轨迹上下运动时成了最好的屏障,身处观光区的人们即使拥有再好的视力,也经常会被画作群遮住。我也是找了好久才找到窗口的位置。我离开了观光区域,穿过森林般的画作群朝作画区走去。

皮克曼死在了自己的作画区域,据说案发现场还有一张他未完成的画。他究竟画了什么我已经不得而知了,那张画已经被警方当成证物收走了。不过应该也并非重要线索,不然我那位渎职的警察朋友一定会告诉我。那是因为之前给35号的事件提供过线索,虽然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怀疑过我堪称误导的推理。之后我和其中一位警察成了朋友。这次的事件同样由管辖这片区域的警察负责。因为事件过于棘手,他在暗中向我求助,而我也得到了一些警方才知道的信息。

皮克曼死在了自己的画板旁,现场杂乱无章,不管是颜料盘还是画板都被打翻了。通往仓库的窗口距离他五米远,高度六米。仓库和画室仅有这一墙之隔,可仓库里即使有那么多杂物也无法用来垫脚,就更别说画室了。皮克曼作画区域的物件少得可怜,角落里休息的地方倒是有个沙发,但是用它来垫脚根本不现实。我一开始觉得心烦意乱,即使以人类的说法来描述,我也无法准确地形容。它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还是太难了吗?如果将这个疑问放任不管,我又会变得怎样呢?不,我无法容忍这样的自己,皮克曼也无法容忍这样的我。

我曾经问过皮克曼一句话:“变得像人类的反义词是什么?”

皮克曼先是笑出了声,他完全没有掩盖自己失态的意思,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