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样貌上看,他显得十分年轻,却又别有一番成熟儒雅气韵,难以瞧出具体年岁。只一段风流才子之态,不经意间显露于眉宇与行动之间。
“颜先生!是乐圣颜先生!”
“果然是名士风流!”
李笙笙只听得周围一阵欢声赞叹。
那被叫做颜先生的人,正是她的亲生父亲,颜如朝。
他一开口,音色亦是低沉柔和,悦耳如歌。
李笙笙面无表情地看着台上人,听他开始念着那不知已念过多少次的话。
生辰那日,她同阿染说她不想听颜先生弹琴所以不想出去,是真话。
颜先生:“如此天清气和之日,幸蒙诸位乐友莅临,使此陋室生辉。”
“此曲同舟渡,乃是为纪念当年我与亡妻李氏初次于湖上泛舟相逢之景。‘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爱妻已逝,独留我无牵无碍于人间。唯以此曲,聊表思念。亦献于诸位乐友,共念心中重要之人。”
说完,颜先生开始弹奏。
李笙笙来到盛京之后,听过不少琴乐名家的演奏。不得不说,颜先生弹的真好。
那琴音婉转,是冰泉鸣咽,是鸿雁哀鸣。
音所极处,情深流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只是文人之诗不可信,颜先生之琴亦不可信。
李笙笙想,如此做派,还不如那说不出,只会做之人。
一曲终了,台下一片静默无声。有人身陷哀思,有人潸然泪下。
霎时间,又后知后觉地爆发出如雷的掌声。
“好!好!好!”
“妙极!妙极!”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李笙笙无动于衷,在奋力鼓掌的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
那停下演奏的颜先生,因着台下人数众多,初时未看见她,此时却对上了她幽亮的眼睛。
两人皆是静默无言,隔着欢声雷动的人群相望,仿佛看见了彼此的魂灵。
李笙笙再也受不住,起身离开了。
李笙笙又坐马车回了李府。
半路上,她仍是看见那些聚在官衙门口的女子没有散去。每个人都据理力争,用自己的方式奋力抵抗这不公的规则。
她想,娘亲会怪我吗?怪我为了这些事便要去找那个曾经负了她的男子。她会觉得我是背叛吗?
她觉得娘亲不会。与颜如朝刚刚和离的李惜音也许会,但带着她流落熟洲没再流过一滴眼泪的李惜音却不会。
如今世道,女子生来便是难的,她便是要让这些曾经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娘亲的人,也为自己所用,讨回本该属于她的东西。
李笙笙回家不久,便接到了门上小厮的通报,有一人来访。
她心中清明一片,出门迎客。门口,是之前已找过她数次,回回雅乐会都要给她送上请柬的,她的生身父亲。
他站在门口,看着她道:“颜笙笙。”
李笙笙嫣然:“说了许多次了,我是李笙笙。”
追妻 她也默默心疼了许久了
颜如朝没再纠结姓李还是姓颜的问题, 他面上浮起激动神色:“笙笙,你终于肯见我了。”
李笙笙不想在门口讨论这些问题,转身道:“进来吧。”
两人进了厅堂之中, 李笙笙坐定,也没差人过来伺候。谁都没有说话,一时气氛沉闷。
颜如朝想缓和下气氛, 故作亲切道:“怎么自己父亲来了, 连杯茶水都不招待?”
李笙笙不客气地笑了笑:“从小乡野中长大的,母亲因病过世了, 我又没有父亲,自然是没有教养, 不懂这些。”
颜如